岳碑赑屃岿然存,千五百年安帖妥。
明嘉靖间始遭掊,有如峄碑焚野火。
红豆老人作长歌,缺百廿字相矜夸。
何况此本缺仅十,纸新墨古神不磨。
虎爪攫拿气郁倔,苍虬铁屈枯枝柯。
知公鉴赏有真识,棐几一日三摩挲。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岳碑赑屃岿然存,千五百年安帖妥。
  • “岳碑”指泰山的石碑,“赑屃”是一种古代的神兽,常用来象征石碑。
  1. 明嘉靖间始遭掊,有如峄碑焚野火。
  • “嘉靖间”指的是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期间的年代,也就是公元1522年至1567年。
  1. 红豆老人作长歌,缺百廿字相矜夸。
  • “红豆老人”可能是指某位以文才著称的老人,“长歌”表示他写了一首长长的歌或诗篇。
  1. 何况此本缺仅十,纸新墨古神不磨。
  • “纸新墨古”表明这首诗的纸张虽然新,但墨迹却已经陈旧。
  1. 虎爪攫拿气郁倔,苍虬铁屈枯枝柯。
  • “虎爪攫拿”形容书法笔势刚劲有力,像老虎的爪子一样。
  1. 知公鉴赏有真识,棐几一日三摩挲。
  • “知公鉴赏”指的是这首诗能够被懂得欣赏的人所赏识。
  • “棐几”是一种古代的书桌,用来放置书卷等物品。“一日三摩挲”表示这首诗多次被反复阅读和玩味。

赏析:
这首诗是对泰山岳碑的一种赞颂,通过对泰山石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泰山石碑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泰山之巅,感受到了那份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壮丽。

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对泰山石碑的赞美,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使得诗歌既有艺术价值又富有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