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翠竹锁虚堂,竹外青山半出墙。
七尺龙牙消白昼,便应题作小秋霜。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重点字词的赏析及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
第一句“阴阴翠竹锁虚堂,竹外青山半出墙”。这两句的意思是:翠绿的竹林紧紧环绕着空寂的堂宇,竹篱之外隐约可见青葱的山岭。诗人用“阴阴”、“翠竹”和“虚堂”等关键词语,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清幽的意境。诗人通过“锁”字,把翠竹与空寂的堂宇联系起来,使读者仿佛看到那密密的竹篱,如同一道道屏风,将堂屋遮挡得严严实实,使人感到堂室的宁静和空灵。
第二句“七尺龙牙消白昼,便应题作小秋霜”。这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竹子像一根七尺长的龙牙,在白天也散发着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清凉的秋天之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把竹子喻为龙牙,形象地写出了竹子挺拔高大的姿态。这两句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繁忙中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的愿望。
全诗以“留题曾丞道堂”开头,点明了题意。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渴望摆脱世俗纷扰的生活理想。
【答案】
译文:郁郁苍苍的竹丛紧锁空寂无风的堂宇,竹篱之后隐约可见山岭。
注释:“阴阴”是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翠竹”指的是青翠欲滴的竹子。“虚堂”指的是空荡荡的堂宇。“龙牙”指高高的竹子。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秀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