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又逢曦未来,草荒庭院几生埃。
黄华翠竹无人问,只得僧房一梦回。

【注释】

崇安寺:即崇安县,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归云老人:指宋代隐士林逋,字君复,号和靖,世称和靖先生,隐居西湖孤山。他精于诗赋,尤善词章。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 年),与梅尧臣、苏舜钦等同游杭州西湖,见一幽人,自称姓林名逋,字君复,浙江钱塘人。因慕其人而访之。时正值梅花盛开,林逋曰:“余无花不喜。”遂入孤山植梅。后以梅妻鹤子闻名于世。此句意谓我到崇安寺拜访归云老人,但老人不在,只遇见了曦未来。曦,日出也。诗人以“曦未来”来表示自己未能如愿见到归云老人,心中怅惘之情溢于言表。

草荒庭院几时生埃:庭院中长满了荒芜的草木,已经很久没有人打扫了。几时,多久;生埃,生出尘土。

黄华翠竹无人问:黄华、翠竹是指院中的花草。黄华,黄色的花朵;翠竹,青绿色的竹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庭院里的黄华、翠竹长出了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问它们是否长得茂盛。

只得僧房一梦回:只得,只能;僧房,寺庙里的和尚住的房间;梦回,回到梦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庭院长满了杂草,所以诗人只能在僧房中度过他的梦境。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抒情诗,写诗人入寺寻访友人未遇而归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入寺又逢曦未来,草丛庭院几生埃”,写诗人来到崇安寺却不见友人归云老人,只有阳光从云缝里射下来,照进荒凉的寺院和庭院里,使那杂草丛生的院子显得更加荒凉。后两句“黄华翠竹无人问,只得僧房一梦回”,写诗人在寺中徘徊,最后只好在僧房中做了一个梦。这首诗通过写寻访友人未遇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隽永,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小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