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远到二南风,句里波涛得意浓。
我亦赓酬还自笑,真成鱼目眩骊龙。

【注释】

论诗远到二南风,句里波涛得意浓。

我亦赓酬还自笑,真成鱼目眩骊龙。

论诗:研究诗歌的写作方法、艺术技巧等。“二南”:指《诗经》中《周南》《召南》两篇。二南:是《诗经》中的两个部分,也泛指诗歌。风:指《诗经》中的国风,即各地区的地方民歌。波涛:指诗歌的语言波澜壮阔。我:你。赓酬(gēng chuí):和声应和,以韵相答,引申为作诗应答的意思。“真成”:实在成了。“鱼目”:比喻价值低微的东西,这里指诗人的诗歌。“骊龙”:传说中的一种神龙。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与友人论诗时所写。前两句写自己的诗学见解,后两句说自己虽然写了一首好诗,但自己却感到惭愧,好像鱼目眩乱了骊龙的眼睛似的。

首句说,我的写作观点与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泰伯》)相同。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写好诗歌,首先要学习《诗》;要立身处世,首先要懂得礼节;要功成名就,必须精通音乐。可见,孔子对诗歌写作的看法是非常高的。

次句紧承首句,指出自己的写作观点是:诗歌写作要追求“意在言外”,“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种写作风格,可以使人回味无穷,如读一首好的古诗一样。

第三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作者在写这首诗的同时,也写了一首《次韵赵景沂咏竹》,其诗云:“竹本无心合众情,孤高无意犯时争。莫将画壁分青绿,恐污湘妃泪未零。”作者用此来说明,他写的这首咏竹诗,并不是有意去迎合众人的口味,而是为了表现竹的特性。竹子本身没有感情,但它孤高傲骨,不随俗而动。因此,诗人并没有把它画在墙上,让它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以免玷污了屈原的泪痕。作者在这里谦虚地说,自己的诗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像竹一样而已。

尾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写这首诗,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这就好像鱼儿的眼睛被鱼眼石(一种能使鱼目昏花的石头)弄花了一样。

这首诗的写法非常独特。开头一句提出自己的写作观点,第二句进行阐述,接着第三句写出了自己的谦逊态度,最后一句以“鱼目炫骊龙”作结,既点出了自己的谦虚之意,又表明了自己的自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