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表端岂但日间影,德盛应如草上风。
作字心君生笔下,照人眸子验胸中。
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见操存合至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名作,表达了他对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深刻理解。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附上我的赏析。

我们来分析第一句:“物我虽殊理本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人与物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道理却是相同的。这里,“物我”指的是人和物,“殊”表示不同,“理”代表道理,“本同”则是说它们的根本道理是一样的。这反映了张说的中庸思想,即事物虽然有差异,但是其内在的道理是共通的。

“算来身教易为功。” 这句话表达了张说对于身教的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通过身体力行来教导他人,比言语教导更为有效。这里的“算来”可以理解为“想来”,“身教”指的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易为功”则表示这种方法更为有效。

第二句:“表端岂但日间影,德盛应如草上风。”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张说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还应该像风一样传播出去,影响他人。这里的“表端”指的是外在的表现,而“德盛”则是形容一个人的德行盛大。

接下来的句子:“作字心君生笔下,照人眸子验胸中。” 这句话描述了书法的艺术魅力和深远意义。张说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通过书写可以显现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

最后一句:“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见操存合至公。” 这是整首诗的总结,张说在这里强调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公正和公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他所追求的“至公”。

这首诗通过对修身养性和做人处事的阐述,展现了张说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是研究唐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