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不作宋玉悲,珍重陶潜菊一枝。
寄傲北窗缘底事,只应真趣少人知。
【注释】:
象之:指唐代诗人李贺。晚坐有感:指晚年作诗时有所感触而有所感慨,即晚年作诗有感伤之意。次韵:指和别人的诗歌相唱和的意思。宋玉悲:指屈原《楚辞·九辩》中宋玉悲叹自己的遭遇。陶潜菊一枝:陶渊明在归隐后种菊花一枝为伴。寄傲北窗:把傲骨寄托于北窗,比喻隐居不仕的志向。缘底事:指什么缘由。只应真趣少人知:只有真正的乐趣很少人知道。
【赏析】:
《赠郑谏议(一作贾至)》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长沙寓居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全诗用典精当,语言洗炼,意境深远。
首联:“丈夫不作宋玉悲,珍重陶潜菊一枝。”意思是说,大丈夫不会像宋玉那样悲哀,我更珍视陶渊明的菊花一枝。“宋玉”和“陶潜”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因哀叹自己的身世遭遇,而写出了悲壮凄婉的《九辩》。陶渊明,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他曾任官,但后来厌倦官场生活,于是辞官归隐,躬耕自资。他与大自然相亲,与农民同欢,过着田园生活。陶渊明以他的高尚人格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后人尊为田园诗人之祖。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示要效仿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不做悲伤、颓唐之人。“珍重”二字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人之所以如此珍视陶渊明的菊花,是因为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特性,这与自己不愿做悲观消极的人是一致的。
颔联:“寄傲北窗缘底事?只应真趣少人知。”意思是说,我为什么选择隐居北窗呢?大概是因为真趣太少被人所知晓的缘故吧。“北窗”是指隐者居室中的窗户,这里借指隐居之所。“真趣”一词出自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这里用“真趣”来形容自己真正的人生趣味,也就是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尾联:“寄傲北窗缘底事?只应真趣少人知。”意思是说,我为什么选择隐居北窗呢?大概是因为真趣太少被人所知晓的缘故吧。“真趣”一词出自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这里用“真趣”来形容自己真正的人生趣味,也就是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佳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的独特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