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天飞下一行行,浅渚平沙足稻粱。
有此恩波好游泳,何须辛苦去衡阳。
艮岳百咏 雁池
暮天飞下一行行,浅渚平沙足稻粱。
有此恩波好游泳,何须辛苦去衡阳。
傍晚的天色。飞,落下。一行,指大雁。浅渚,水边平缓的沙洲。足稻梁,意思是有稻谷和粮食。此,指这些恩泽。何须,何必。辛苦,劳苦,辛苦奔波劳累。
暮天飞下一行行,浅渚平沙足稻粱。
有此恩波好游泳,何须辛苦去衡阳。
艮岳百咏 雁池
暮天飞下一行行,浅渚平沙足稻粱。
有此恩波好游泳,何须辛苦去衡阳。
傍晚的天色。飞,落下。一行,指大雁。浅渚,水边平缓的沙洲。足稻梁,意思是有稻谷和粮食。此,指这些恩泽。何须,何必。辛苦,劳苦,辛苦奔波劳累。
谁共倒秋缸出自《宿日观东房诗》,谁共倒秋缸的作者是:李质。 谁共倒秋缸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共倒秋缸的释义是:谁共倒秋缸:指的是与谁一同打破装满秋酒的缸,比喻与何人共度美好时光。此处表达了对友谊或欢聚时光的珍惜和怀念。 谁共倒秋缸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共倒秋缸的拼音读音是:shuí gòng dào qiū gāng。 谁共倒秋缸是《宿日观东房诗》的第8句。
自吟空向寂出自《宿日观东房诗》,自吟空向寂的作者是:李质。 自吟空向寂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自吟空向寂的释义是:独自吟咏空对寂寥。 自吟空向寂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自吟空向寂的拼音读音是:zì yín kōng xiàng jì。 自吟空向寂是《宿日观东房诗》的第7句。 自吟空向寂的上半句是:危峰欲堕江。 自吟空向寂的下半句是:谁共倒秋缸。 自吟空向寂的全句是
危峰欲堕江出自《宿日观东房诗》,危峰欲堕江的作者是:李质。 危峰欲堕江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危峰欲堕江的释义是:“危峰欲堕江”中的“危峰”指的是险峻的山峰,“欲堕江”则是说山峰好像要崩塌坠入江中。整体释义为:险峻的山峰似乎要崩塌落入江中。 危峰欲堕江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危峰欲堕江的拼音读音是:wēi fēng yù duò jiāng。
古木愁撑月出自《宿日观东房诗》,古木愁撑月的作者是:李质。 古木愁撑月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古木愁撑月的释义是:古木愁撑月:古老的树木仿佛在愁苦地支撑着月亮。这里的“愁”字,既表现了树木苍老而坚韧的形象,也隐含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古木愁撑月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古木愁撑月的拼音读音是:gǔ mù chóu chēng yuè。
藓壁画阴窗出自《宿日观东房诗》,藓壁画阴窗的作者是:李质。 藓壁画阴窗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藓壁画阴窗的释义是:藓壁画阴窗:墙上长满了青苔,映照在阴暗的窗户上。 藓壁画阴窗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藓壁画阴窗的拼音读音是:xiǎn bì huà yīn chuāng。 藓壁画阴窗是《宿日观东房诗》的第4句。 藓壁画阴窗的上半句是: 洞霞飘素练。 藓壁画阴窗的下半句是:
洞霞飘素练出自《宿日观东房诗》,洞霞飘素练的作者是:李质。 洞霞飘素练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洞霞飘素练的释义是:洞霞飘素练:洞中云霞飘动如白色丝带。 洞霞飘素练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洞霞飘素练的拼音读音是:dòng xiá piāo sù liàn。 洞霞飘素练是《宿日观东房诗》的第3句。 洞霞飘素练的上半句是:仙源信少双。 洞霞飘素练的下半句是:藓壁画阴窗。
仙源信少双出自《宿日观东房诗》,仙源信少双的作者是:李质。 仙源信少双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仙源信少双的释义是:仙源信少双:指传说中的神仙之源,相信很少有人能双脚踏上。这里用以形容仙源之神秘和遥远。 仙源信少双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仙源信少双的拼音读音是:xiān yuán xìn shǎo shuāng。 仙源信少双是《宿日观东房诗》的第2句。 仙源信少双的上半句是
曾入桃溪路出自《宿日观东房诗》,曾入桃溪路的作者是:李质。 曾入桃溪路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曾入桃溪路的释义是:曾入桃溪路:曾经走进过桃溪的小路。桃溪,代指美好的景色或意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经历的怀念之情。 曾入桃溪路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风格是:诗。 曾入桃溪路的拼音读音是:céng rù táo xī lù。 曾入桃溪路是《宿日观东房诗》的第1句。 曾入桃溪路的下半句是
过淮西山 长江天堑限西南, 长江水天一色,仿佛天堑阻隔了南方的界限。 过客推篷酒半酣。 过客在船中举杯,酒意正浓。 日出林扉晴作雾, 阳光透过树林的门户洒下,使得天空仿佛云雾一般。 雨馀烟树晚生岚。 雨后山林中的树木,傍晚时分升起薄雾。 八公草木今无恙, 八公山上的草木依旧茂盛,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 五老云松久不堪。 五老峰上的松树历经风雨,已经难以承受重负。 王气钟灵豪杰出, 这里指王气之地
康山旧隐 老樵家住康山巅,别来回首今十年。 红尘汨没馀白发,欲寻旧隐归无缘。 绣衣仙人妙探玄,怜我老病思林泉。 笑驱六丁截坤轴,康山移置高台悬。 丹崖翠壁回翔鸾,寒藤古木含风蟾。 樵云径行涧底路,青苔白石溪溅溅。 苍松手植初齐眉,灵虬夭矫将参天。 云间数椽旧茅屋,至今风雨犹依然。 小桥当门度流水,窗扉倒影涵清涟。 雨馀风日问晴轩,林霏空翠飘兰荃。 平生知己二三友,相过不待相招延。 把书对弈坐终日
艮岳百咏 梅池 玉钿匀点鉴新磨,香逐风来水上多。 应为横斜诗句好,故教疏影泻平波。 注释:这几句诗描绘了梅花在镜中映出的倩影,以及它随风摇曳、飘洒水面的美丽景象。诗人认为,梅花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赞美和喜爱,正是因为它的横斜姿态如同优美的诗句,使得它在水中的倒影显得更为动人;同时,梅花的香气也随着风儿吹拂而来,洒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山上飞云片片轻, 云山相似倚空明。 从龙本合封中去, 触石光从望处生。 注释: 1. “山上飞云片片轻”:描述的是山间的云雾飘渺、轻盈的景象。 2. “云山相似倚空明”:形容山间云雾缭绕,与山峰相依,宛如一幅清晰的山水画卷。 3. “从龙本合封中去”:暗指古代封禅仪式中的“封禅”,即帝王到泰山祭天,并封禅于此,以示受命于天。 4. “触石光从望处生”:形容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时
注释:书林轩中摆放着满满的书籍,校雠曾教授鲁中儒生。 万几多暇时来这里,玉轴牙签自卷舒。 赏析:艮岳是宋朝皇家的园林,位于今山东济南,这里曾是宋代文人雅集之地,有书林轩。书林轩内藏有各种珍贵图书,供学者研究、校雠之用。诗人通过描述书林轩内琳琅满目的书籍,展现了其丰富的藏书量和学术氛围。同时,“校雠曾授鲁中儒”也反映了宋人对书籍校雠的重视,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文化传承和学术发展的重视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砚池的七言绝句,通过对黑云、昆崙、龙饼、麝元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砚池的独特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黑云凌乱晓光凝,气接昆崙冷不冰。 第二句:龙饼麝元皆御墨,游鱼吞却化鲲鹏。 注释: - 黑云凌乱晓光凝:描述清晨时分,天空中的黑云被阳光照射,形成斑驳的光影。 - 气接昆崙冷不冰:形容空气清新,如同昆崙山一样寒冷而清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龙饼麝元皆御墨
艮岳百咏林华苑 【注释】艮岳:指北宋的艮岳,在今山东泰安市。林华苑:指艮岳中的林华苑。林华苑为宋徽宗赵佶所建,后毁于战火。 连云复道映楼台,茂苑奇花日日开。 【注释】林华苑:指艮岳中的林华苑。林华苑为宋徽宗赵佶所建,后毁于战火。 连云复道映楼台,茂苑奇花日日开。 【译文】 高耸的山峰上,修造了飞跨云雾的复道,它映衬着楼上的楼台,使它们显得更加美丽。 林华苑里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
【注释】 艮岳:北宋宋徽宗时所建的一座大型园林。 绛霄楼:艮岳中的建筑之一。 翼:高耸的样子,指高楼。 甍:屋脊。 阆风:神话中阆风山,即阆苑。 卷帘:拉开帘幕。 沧海:大海。 曈昽:明亮貌。 佳时:良辰美景。 群仙:古代传说中能呼风唤雨,驾云御气,长生不老的神仙们。 缥缈:形容轻淡飘忽的样子。 【赏析】 《艮岳百咏·绛霄楼》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绛霄楼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