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闻颁朔向明堂,百草犹思一一尝。
天意应怜民疾苦,欲跻仁寿佐平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包括分析内容、概括内容、评价内容等,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考生要仔细审题,明确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理解。“药寮”是《艮岳百咏》中的一首七绝,全诗如下:

已闻颁朔向明堂,百草犹思一一尝。

天意应怜民疾苦,欲跻仁寿佐平康。

注释:“颁朔”,指颁布诏令。“颁”,同“颁”。《汉书·郊祀志》:“天子常以春秋时出郊,祠上帝、五帝、后土,朝诸侯,合符瑞。”《史记·封禅书》:“天下初定,故尤敬奉天地。始立后土祠于雍,以为五帝俱享。”明堂,指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尚书大传》卷五:“明堂者,明之也。所以礼天、地、祖先之有德者也。”《白虎通义》卷六:“王者何为作乐?曰:所以致和气,扬恩化,神祗降福,下民沾泽,怀来远方,则天下太平。”《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汉世未有乐章,唯以相配之声为雅乐……今依其声为律吕,谓之五音。以五音命商,命羽,命宫,命徵,命角,谓之五声;以五声调阴阳,谓之五行;以五行生数,谓之四时;以四时成卦,谓之八卦。”百草,指各种草药。《神农本草经》序:“上药令人身安命延,为九毒;中药养人身体,为上品;至药去三害,为中品;下药治病,为期效。夫上药中上,药中上品,用药至重,不可废也。”一一尝,指每一种草药都品尝一下。《神农本草经》序:“上药十号,常服之,损一益一;中药十种,久服之,去一病一;至药六种,兼用之,去三病三。唯久服难得者,为上品。”天意,指天意安排或决定。《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疏:“言二人同心,则其利断金也;同心之言,则其馨香如兰也。喻君臣协一,则能致太平,故曰其臭如兰也。”《尚书·泰誓下》:“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宅心,作元龟,罔不惟民之允。”《尚书·洪范》:“皇父祖考所受大命如是。”《尚书大传》卷五:“皇者,天命之谓也。天者,覆庇万物之主也。受命而王天下者,非独亲父子也,乃天下之民。民者货也,货者贱也,贱则贵矣。”仁寿,指仁爱长寿。平康,指平安健康。赏析:诗人在诗中以“天意”、“仁寿”来勉励人们要有仁爱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要关心民众疾苦,为国家的富强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要关心自己的健康和平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