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峨峨拥衮裳,苍龙千载锁飞梁。
向来更有稽山穴,谁把梅花荐一觞。
【注释】
禹庙:指绍兴稽山鉴湖边的禹王庙。庙在浙江上虞县西南,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业而建。
衮裳:古代帝王礼服上绘有龙纹的高级礼服。
苍龙千载锁飞梁:用“苍龙”比喻大禹,意谓大禹像一条巨龙一样,把千年以前建造的飞梁牢牢锁住,使飞梁不致崩塌。
稽山穴:指稽山石窟。稽山位于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大禹曾在此凿山导水,故名稽山。
梅花荐一觞(shāng):用梅子酿酒,敬献于禹王庙。觞,盛酒之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稽山时即景抒怀之作。诗中描绘了稽山上宏伟壮观的禹王庙和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伟大历史人物大禹的崇敬之情。
首句“古庙峨峨拥衮裳”,描写的是稽山禹庙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巍峨的庙宇,如同一位穿着华丽龙袍的长者,庄严地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衮裳一词,在这里用来比喻庙宇的雄伟气势,仿佛是古代帝王的服饰,彰显着尊贵和威严。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庙宇的外观形象,更通过比喻的手法,赋予了庙宇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苍龙千载锁飞梁”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庙宇的建筑特色及其历史渊源。大禹治水的功绩被比喻为一条苍老而有力的苍龙,它穿越千年的时光,紧紧锁住了这座古老的飞梁,使其稳固如磐石,永不动摇。这句话通过对大禹形象的塑造和对飞梁的描述,展现了庙宇的历史沧桑感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向来更有稽山穴”,则是诗人对于稽山这个地名的特殊情感的抒发。这里提到的“稽山穴”,既是指稽山本身,也暗示了稽山作为禹王庙所在地的独特地位和意义。诗人通过对“稽山穴”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稽山与大禹之间的联系,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稽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厚底蕴。
最后一句“谁把梅花荐一觞”,则是诗人对稽山禹王庙的赞颂和敬仰之情的表达。这里的“梅”字,既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人将梅子酿酒的场景引入,以此敬献于大禹庙前,表达了自己对于大禹这位历史伟人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珍视文化遗产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稽山禹王庙的描绘和对大禹事迹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