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皆匀叶叶疏,相门翻似子猷居。
狂根或带移时土,红草应劳种后锄。
醒酒韵寒初惬意,出墙梢健已凌虚。
不须更用他泉溉,霖雨才收必有馀。

【注释】

  1. 节节皆匀叶叶疏:竹节均匀,枝叶稀疏。
  2. 相门:指竹林茂盛的地方,也暗指自己的家宅。
  3. 狂根:比喻竹子的根很发达。
  4. 种后锄:种植后要及时除去杂草。
  5. 出墙梢健已凌虚:形容竹子长得很高,好像能飞到天空中一样。
  6. 他泉溉:其他水源灌溉。
  7. 霖雨:连绵不断的春雨。
  8. 必有馀:一定有多余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芳园中看到新栽的丛竹,觉得非常可爱,于是写了五首诗来赞美它们。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第一句“节节皆匀叶叶疏”,描绘了丛竹的形态特点,每一根竹子都有均匀的竹节,叶子也很稀疏。这种描述方式,既突出了竹子的整齐有序,又表现了它的清雅高洁。
    第二句“相门翻似子猷居”,则将竹子的生长环境与王献之的生活环境相对比,以王献之的住所为背景,衬托出竹子生长的优美环境。
    第三句“狂根或带移时土,红草应劳种后锄”,则是对竹子的根和草进行描述。这里的“狂根”指的是竹子的根部发达,而“红草”指的是生长在竹子周围的杂草。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他对竹子生长环境的担忧和对杂草的无奈。
    第四句“醒酒韵寒初惬意,出墙梢健已凌虚”,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风姿。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王献之曾因醉酒而误入深巷,后来被一位女子救出,这个女子就是谢道韫。作者在这里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醒酒韵寒”也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清冷之气。
    最后一句“不须更用他泉溉,霖雨才收必有馀”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必再用其他的水来浇灌,因为春雨刚刚停歇,竹子一定会有充足的水分。这既是对竹子生长环境的肯定,也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鼓舞。
    整首诗通过对丛竹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