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牵病眼,天际一山横。
尽日是秋色,无人知地名。
暗时云自合,缺处路应平。
才子沾衣泪,千秋共此情。

远山

最能牵病眼,天际一山横。

尽日是秋色,无人知地名。

暗时云自合,缺处路应平。

才子沾衣泪,千秋共此情。

注释:

  • 远山:指远处的山峰,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远方景物的思念。
  • 牵病眼:形容由于疾病或情绪的影响,视线受到影响,无法清晰观看远方的景象。
  • 天际:指天空的边缘或天与地的交界处。
  • 一山横:表示山峰横亘在视野之中,给人以壮观之感。
  • 尽日(整日):整天。
  • 秋色:秋季特有的景色,常用来象征丰收和凄凉。
  • 无人知地名:没有人知道这座山的名字。
  • 暗时:天色昏暗的时候。
  • 云自合:云雾自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朦胧美。
  • 缺处:不完整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中的某些部分因为某种原因而缺失。
  • 才子:这里指诗人自己,暗示诗人因为自己的才华而感到悲伤和失落。
  • 沾衣泪:泪水沾湿了衣服,形容诗人因情感激动而流泪的情形。
  • 千秋:代指长久的时间。
  • 共此情:共同拥有这种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远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首句“最能牵病眼,天际一山横”,开篇便以“牵病眼”形容诗人因疾病导致的视觉受限,难以捕捉远处山峰的雄姿。接着“天际一山横”,则生动描绘出山峰横亘于天际的壮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接下来的诗句“尽日是秋色,无人知地名”,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和诗人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已经沉浸于这片秋色之中,但无人知晓这背后隐藏的故事,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寞。

“暗时云自合,缺处路应平”两句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界的景象仿佛有了生命。云层在夜色中自动汇聚,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而道路在不完整的地方变得平坦,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未知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两句“才子沾衣泪,千秋共此情”,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这里的“才子”既指诗人本人,也暗示了诗人的才华与悲情相交织的命运。全诗以“才子沾衣泪”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因情感而流泪的情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远山”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