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鸡母,乘春数子生。
生来逾六旬,互觉羽翼成。
其母且再卵,逐之使离散。
众雏既不来,一子独恋恋。
恋恋不肯离,逐之终不移。
母行无险易,唧唧相追随。
卵生亦云足,母伏窠中宿。
厥子苦无依,攀背如悲哭。
窠中母所安,忍渴复忘餐。
子于背上卧,不舍须臾间。
我时见之喜,异类能如此。
因欲观其终,其终谅何似。
一朝大长成,乃知牝牡情。
膨脝娠在腹,渐见东西行。
行行求饮食,欲以助生息。
卵出子还多,养子何劳役。
朝啄荆草林,暮爪污泥深。
昔时随母意,今作爱雏心。
雏生诚可爱,母老宁忍背。
物性乃不常,使人心叹慨。
物类本无知,无知孰责之。
斯鸡与众异,酷似有天资。
天资以仁孝,变更何太早。
况彼本无知,血毛安足道。
万物灵者人,孰不念其亲。
少艾与妻子,所以夺吾真。
【注释】
- 吾家有鸡母:我家里有母鸡。
- 乘春数子生:在春天里,母鸡生下了很多小鸡。
- 逾六旬:超过六十岁了。
- 其母且再卵:母鸡快要再生一个蛋。
- 逐之使离散:赶着它们分散开。
- 众雏既不来:其他的小鸡都飞走了。
- 一子独恋恋:只剩下一只小鸡还依恋着母鸡。
- 母行无险易:母鸡的行动很平稳,没有危险。
- 唧唧相追随:母鸡发出叫声,像是在追随什么。
- 卵生亦云足:鸡蛋也可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 母伏窠中宿:母鸡在巢里休息。
- 厥子苦无依:小鸡因为没有依靠而感到痛苦。
- 攀背如悲哭:小鸡紧紧地抓住母鸡的背部,好像在哭泣。
- 忍渴复忘餐:母鸡为了小鸡可以忍受饥饿,甚至忘记了吃饭。
- 我时见之喜:我时常看到这种情景感到高兴。
- 异类能如此:不同种类的动物都能这样相互关爱。
- 其终谅何似:它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 一朝大长成:一天之后,小鸡就长大了。
- 乃知牝牡情:才知道雄性和雌性之间的感情。
- 膨脝娠在腹:母鸡腹部已经鼓起来了,象征着怀孕。
- 渐见东西行:慢慢地开始移动。
- 行行求饮食:到处寻找食物。
- 欲以助生息:想要帮助自己生长和繁衍后代。
- 卵出子还多:产下的蛋很多,意味着有更多的小鸡出生了。
- 养子何劳役:养育小鸡不需要付出太多劳动。
- 朝啄荆草林:每天早晨都在吃荆草。
- 暮爪污泥深:晚上在泥泞中抓食物。
- 昔时随母意:以前都是按照母鸡的意愿行动。
- 今作爱雏心:现在变得对小鸡充满爱心。
- 物性乃不常:事物的特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使人心叹慨:让人类感到感慨和悲哀。
- 斯鸡与众异:这只鸡与一般鸡不同。
- 酷似有天资:它非常像有天赋一样。
- 天资以仁孝:它的天资是仁爱和孝顺。
- 变更何太早:改变得太早了。
- 况彼本无知:何况它本来就是无知的。
- 血毛安足道:它的毛发又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呢?
- 万物灵者人:世界上所有生物都应该被当作是有生命的。
- 孰不念其亲:谁不会思念自己的亲人。
- 少艾与妻子:年轻的母鸡和妻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诗人通过描写母鸡抚养幼雏的情景,借以讽刺那些不肖子孙对年老父母的虐待、忽视甚至遗弃的行为。全诗语言平实,却寓意深远,发人深省。《惜鸡诗》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