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志尚在丘壑,肯学卫霍追匈奴。
绵上之田方欲隐,草堂之灵休谢逋。
富贵于人何翅梦,理义悦我真如刍。
晚交夫子谈道妙,应笑连叔惊肩吾。
【译文】
平生志向尚在山林中,不肯学卫霍追匈奴。
绵上之田正想隐居,草堂之灵休谢逋。
富贵于人何翅梦,理义悦我真如刍。
晚交夫子谈道妙,应笑连叔惊肩吾。
【注释】
奴字:唐人诗多用韵语,此为“奴”字韵,即《全唐诗》中“奴”字押的诗句。
丘壑:山野。
肯学:愿意学习。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这里代指边患。
绵上:地名,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
草堂:指杜甫的茅屋。
连叔:指李白的族弟李连。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之作,通过赞美友人的志趣和才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
首句“平生志尚在丘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志向。这里的“丘壑”并不是指具体的山水,而是借指山林隐逸的生活。诗人表示自己一生的志向就是追求那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不愿像卫霍那样追逐权力和财富。
颔联“绵上之田方欲隐,草堂之灵休谢逋”,则是对诗人生活态度的具体描绘。诗人想在绵上之地过着隐居的生活,远离世俗的喧嚣。而草堂之灵则是指杜甫的茅屋,诗人希望在那里度过余生,不再追求名利。这两联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颈联“富贵于人何翅梦,理义悦我真如刍”,则是对诗人价值观的进一步阐述。诗人认为,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如理义来得实在。他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理解并践行理义,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富贵。这种价值观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道德品质的重视。
尾联“晚交夫子谈道妙,应笑连叔惊肩吾”,则是对友人的评价和期许。诗人将自己比作晚交之友,与友人一起探讨道理,相互切磋。而友人则被李白所嘲笑,因为他过于注重名利,忽略了真正的人生意义。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放下名利之心,真正地追求理义,与自己一样成为一位伟大的文人。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描述和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于人生的理解。它不仅是一首赠友之作,更是一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