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局老仙人共许,秀骨于今已黄土。
人间无复见文章,空馀戏墨归囊楮。
子能藏蓄真好事,便可秘惜传千古。
试将短句赞幽姿,却对此君难下语。
年来懒惰百事废,欲把锄犁逐农圃。
会栽修竹满园池,为引清风到庭户。
子诗往复句益奇,发我狂吟那可禦。
超然对竹更吟诗,此病未知谁得愈。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玉局老仙人共许:这里的“玉局”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场所或概念,而“仙人”则是指那些超凡脱俗、智慧非凡的人。这句话可能是在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人与仙人有着某种深厚的联系或是受到仙人的认可和赞许。
秀骨于今已黄土:这里的“秀骨”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风貌或者才情出众,而“黄土”则是指死亡、衰败的意思。整句话可能在表达,即使是才华横溢的人,最终也难逃一死,他们的才华和精神风采也只能留在黄土中。
人间无复见文章:这里的“文章”通常指代文学作品或文化成就。这句话可能在强调,在当今社会,能够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或文化成就的已经不多了,人们更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而非精神追求。
空馀戏墨归囊楮:这里的“戏墨”可能指的是书法中的随意笔墨,而“囊楮”则是指装裱用的纸。整句话可能在说,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在追求外在的形式和包装,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内涵。
子能藏蓄真好事:这里的“藏蓄”可能指的是收藏或积蓄,而“真好事”则是指真实、有价值的事物或品质。这句话可能在劝诫人们要珍惜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要只是追求表面的享乐。
便可秘惜传千古:这里的“秘惜”可能指的是保守秘密、珍惜而不外泄,而“传千古”则是指流传久远、永垂不朽。这句话可能在强调,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流传千古,而那些只追求表面的东西则会迅速消失。
试将短句赞幽姿:这里的“短句”可能指的是简短而有力的句子,而“赞幽姿”则是指在赞美某人的内在品质或气质。这句话可能在赞美某人的低调、谦逊和内敛的品质。
却对此君难下语:这里的“此君”可能指的是某位具体的人物,而“难下语”则是指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这句话可能在表达,对于这位被赞美的人物,自己很难用言语来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年来懒惰百事废:这里的“懒惰”可能指的是缺乏积极性、不积极进取的态度或行为,而“百事废”则是指所有的事务都停滞不前。整句话可能在说自己因为懒惰而导致所有的事务都停滞不前。
欲把锄犁逐农圃:这里的“锄犁”可能指的是农具中的犁耕工具,而“逐农圃”则是指从事农业活动。整句话可能在表达想要回到农村中去耕种田地,过一种田园牧歌的生活。
会栽修竹满园池:这里的“修竹”可能指的是修长的竹子,而“满园池”则是指整个庭院都被竹子和水池所包围。整句话可能在描绘一个充满自然美景的庭院景象。
为引清风到庭户:这里的“清风”可能指的是自然风或清新的空气,而“到庭户”则是指吹拂到庭院的门口。整句话可能在表达想要引入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美景,让生活更加宁静美好。
子诗往复句益奇:这里的“子诗”可能指的是对方的诗作,而“往复句益奇”则是指对方的诗句非常奇特、有创意。整句话可能在赞扬对方的诗歌创作才华和想象力。
发我狂吟那可御:这里的“狂吟”可能指的是放声高歌或大声吟诵,而“那可御”则是指无法抵挡、无法控制。整句话可能在表达对方的作品让自己无法抵挡、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情和情感。
超然对竹更吟诗:这里的“超然”可能指的是超越世俗、不受世俗干扰的状态,而“对竹更吟诗”则是指面对竹子继续吟诵诗歌。整句话可能在表达自己面对竹子时,更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情感。
此病未知谁得愈:这里的“此病”可能指的是自己的某种疾病或困境,而“谁得愈”则是指谁能帮助自己治愈这种病或困境。整句话可能在询问自己不知道谁能帮助自己摆脱这种困境或解决这种问题。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仙人之间的互动以及诗人自身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典故、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