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和气,萃于幽芳。
言茁其芽,薰然国香。
绿叶紫茎,素荣缥房。
纫以为佩,禦彼不祥。
采自深林,置于座侧。
不改其度,其香满室。
与子为友,心同德一。
优哉游哉,聊以永日。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其三”的内容,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幽芳的外形和内在美。全诗以“幽芳”为线索展开对幽芳的描绘,从幽芳生长在何处开始,到幽芳的生长状态,再到幽芳的香气,以及幽芳的寓意,最后是幽芳的象征意义。
本诗首联写“幽芳”,颔联写“幽芳”之“香”,“绿叶紫茎,素荣缥房。”颈联“采自深林,置于座侧”“不改其度,其香满室。”尾联“与子为友,心同德一。”尾联点明幽芳象征君子,并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幽芳与君子一样,高雅脱俗。
【答案】
示例一:
梁溪四友赞序 其三 幽芳赞
(1)天地和气,萃于幽芳。
译文:天地间的灵气都凝聚在幽芳之中。
注释:幽:指淡雅、清静;芳:芳香;和气:和谐之气。
赏析:诗人以天地为背景,把自然界的万物都赋予生命,用“和气”来表现它们的生机。“萃于幽芳”一句中,将天地之间的灵气全部聚集到幽芳上,突出了幽芳所具备的特质。
(2)言茁其芽,薰然国香。
译文:它长出嫩芽,散发出阵阵清香。
注释:茁:发芽;薰:通“芬”,散发;国香:国家的香气。
赏析:此句描写了幽芳的外形。通过“茁其芽”和“薰然”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了幽芳生长旺盛的景象,也预示着幽芳将来的美好结果。
(3)绿叶紫茎,素荣缥房。
译文:幽芳叶子绿而茎紫,白色的花瓣素净而飘香。
注释:绿叶:绿色的叶片;紫茎:茎部紫色;素荣缥房:白色的花瓣。
赏析:此句描写了幽芳的形态,以色彩对比突出幽芳之美。“绿叶”“紫茎”与“素荣”形成鲜明对立,使幽芳显得更加高洁典雅。“缥”是形容淡青的颜色,“房”是房檐,这里用来比喻花萼,即指花瓣。“素荣”即素白的花萼,“缥房”即白色的花房。
(4)纫以为佩,禦彼不祥。
译文:采摘下来做成装饰品,可以抵挡邪恶。
注释:纫:采摘;佩:装饰品;御:抵挡;彼:指邪恶;不祥:指不吉之事。
赏析:此句描写了幽芳的实用价值。诗人认为幽芳不仅美丽,而且有实际用途,可以作为装饰品,用以抵挡邪恶,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聪明才智,又赞美了幽芳的美好品质。
(5)采自深林,置于座侧。
译文:幽芳从深林中采集出来,放在座位旁边。
注释:采:采集;深林:深山老林;置:放;座侧:座位旁边。
赏析:此句描写了采集过程,突出了幽芳的珍贵性。诗人通过对幽芳采集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幽芳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
(6)不改其度,其香满室。
译文:它的气质不变,芳香充满整个屋子。
注释:度:气质;度:风度、格调;度:风度、格调;香:香气;其:代词,指幽芳;度:气质、风度或风格;香满室:香气充满了整个屋子。
赏析:此句描述了幽芳的香气及其带给人的愉悦感。诗人认为幽芳的气质不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它的香气也会充满整个屋子。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又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7)与子为友,心同德一。
译文:与您做朋友,心意相同,道德相同。
注释:子:指朋友;德:德行;同:相同;一:一致。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他认为与朋友之间应该有着相同的心意和道德标准,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
(8)优哉游哉,聊以永日。
译文:悠闲自得,悠然自在,聊以度过漫长的日子。
注释:优哉游哉:悠闲自得的样子;聊:暂且;以:连词,用于主谓之间,表目的;永日:长久的日子。
赏析:此句总结了全篇的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生活应该是悠闲自得的,不必过于追求名利和地位,而是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提升自己的品德。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又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