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浮海青,蜀山粘雪白。
两山相西东,渺渺万里隔。
一官谁卑高,博士省中客。
岁月成后先,去住作分拆。
先生何时来,六经尚遗泽。
衣钵肯付我,颇任弟子责。
须髯襄阳翁,龙凤出窟宅。
典刑耆旧内,卿月耀词伯。
归路入西湖,官梅已堪摘。
好将软红书,博此千顷窄。
夷吾王郎孙,江左书竹帛。
临风失惊呼,看刷九霄翮。

诗句翻译:

吴山浮海青,蜀山粘雪白。——吴地的山如青色的海浪般起伏,蜀地的山像白色的雪花一般覆盖着地面。

两山相西东,渺渺万里隔。——两座山峰遥遥相对,相隔遥远。

一官谁卑高,博士省中客。——在这官员里,谁的地位是最高的呢?他只是一个在学府中任职的学者。

岁月成后先,去住作分拆。——时间推移,人们的地位高低也随之改变,这是无法避免的。

先生何时来,六经尚遗泽。——您什么时候能到来呢?您的学问已经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衣钵肯付我,颇任弟子责。——您是否愿意传授我衣钵之术,让我承担起教授学生的责任。

须髯襄阳翁,龙凤出窟宅。——那位胡须飘逸的襄阳先生,他的才华如同龙凤般出众。

典刑耆旧内,卿月耀词伯。——他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为朝廷制定法令,如同明月照耀着群臣。

归路入西湖,官梅已堪摘。——他即将回到故乡西湖,那里的官梅已经盛开,可以采摘了。

好将软红书,博此千顷窄。——我要用这些美好的时光来读书,让自己的学识变得更加渊博。

夷吾王郎孙,江左书竹帛。——他是夷吾王的后代,也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的诗作在江南地区广为传颂。

临风失惊呼,看刷九霄翮。——他站在江边,面对风浪,不禁感叹自己的壮志未酬,希望能够飞上九霄云外,实现自己的梦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吴地和蜀地的山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诗人通过描绘吴地和蜀地的山景,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吴地的山如青色的海浪般起伏,蜀地的山像白色的雪花一般覆盖着地面,这两幅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这美景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离愁别绪。诗人通过“两山相西东”这一形象的表达,暗示了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无奈。同时,“渺渺万里隔”又进一步强调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之远,让人不禁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哀伤。

诗人通过“一官谁卑高”这一反问句,表达了对友人地位的看法。他认为在这官员里,谁的地位是最高的呢?他只是一个在学府中任职的学者,地位并不显赫。这种对比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更让我们明白友谊的价值远远高于地位和财富。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在“岁月成后先”一句中,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时间推移,人们的地位高低也随之改变,这是无法避免的。这种无常感让诗人更加珍惜与友人之间的友情,也更加坚定了他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决心。

诗人以“先生何时来”一句结束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期待。他希望朋友能够尽快归来,与他共度美好时光。这种期待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而“看刷九霄翮”一句则更是表达了他对飞翔的愿望与追求,寓意着他渴望能够超越平凡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离愁别绪、赞美友情、期待未来等手法,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既有深厚的情感色彩,又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