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金陵道,江天正寂寥。
孤鸿随去影,一锡破寒飙。
官渡潮多涸,台城寺半凋。
离宫见杨柳,莫折弄春条。
诗句释义
1 渺渺金陵道:金陵,古称南京,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的“渺渺”表达了道路的遥远和辽阔。
- 江天正寂寥:描述了江天之间,景色显得格外空旷和寂寥。
- 孤鸿随去影:孤鸿,即孤独的大雁,这里象征着诗人或旅行者的身影。去影,表示随着大雁的离去而消失的影子。
- 一锡破寒飙:一锡,可能是指船或船行的速度;寒飙,寒冷的风。这句话描绘了船只快速前进,冲破了寒冷的风。
- 官渡潮多涸,台城寺半凋:官渡,可能是一个地名,与江边的渡口有关;潮多涸,表示河水干涸;台城寺半凋,指台城(今南京钟山)上的寺庙只剩下一半。
- 离宫见杨柳,莫折弄春条:离宫,可能是指皇宫之外的某个宫殿;杨柳,指柳树;莫折弄春条,意思是不要折断春天的枝条,比喻不要破坏美好的事物。
译文
遥远的金陵路上,江天一片寂静。
孤独的大雁随我而去,留下影子在水面上消失。
小船飞快地驶过,冲破了寒冷的风。
江边渡口的河水已经干涸,台城上的寺庙只剩下一半。
皇宫之外看到了杨柳,请不要随意折取它的枝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旅途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首句“渺渺金陵道”,用词简练而富有意境,勾勒出金陵之路的宽广与辽远。次句“江天正寂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空旷寂寥的氛围,为后续的描写打下基础。第三句“孤鸿随去影”,巧妙地将“孤鸿”与“去影”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或旅行者的身影与孤鸿的相伴而行。
第四句“一锡破寒飙”描绘了船只快速行驶的景象,同时“破”字也传达了一种冲破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接着的“官渡潮多涸,台城寺半凋”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变迁。最后一句“离宫见杨柳,莫折弄春条”则是对前文的一个升华,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而不破坏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人文景观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