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崖森四立,谺洞费前瞻。
鸟道穿危磴,虬松奋老髯。
岩高全似砌,水小不成帘。
半生才此见,虽倦未应嫌。

【注释】

  1. 水帘谷:山名,在今江西修水西。
  2. 巨崖森四立:高耸的山峰四面环绕。
  3. 谺洞费前瞻:险峻的洞穴难以向前窥视。
  4. 鸟道穿危磴:像鸟一样盘旋的山路穿过了危险陡峭的石阶。
  5. 虬松奋老髯:弯曲苍劲的松树长出了长长的白胡子。
  6. 岩高全似砌:岩石的高度就像砌成的墙一样。
  7. 水小不成帘:山涧里的水非常细小,不能形成如帘一样的水流。
  8. 半生才此见,虽倦未应嫌:我一生中难得一见此景,即使已经疲惫也不应该觉得厌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首联“水帘谷”三字点明题旨,接着描写了水帘谷的景色,从山、水两方面着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帘谷的秀丽景色,最后以“虽倦未应嫌”作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意境优美而耐人寻味,堪称佳作。
    诗中描写的水帘谷,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它是由四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环抱着形成的一个天然的山谷;其次,山谷中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经其间,溪流的两岸峭壁陡立,形成了一道道瀑布飞泻而下,犹如白色的绢帛挂在悬崖之上,故称“水帘”;再次,由于山谷中的水流较小,所以无法形成如帘一般的水幕;最后,由于山谷中有许多弯曲苍劲的虬松,所以它们都长出了长长的白胡子。这些特点使得水帘谷成为了一座既奇特又美丽的地方。
    诗人通过对水帘谷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他写道:“水帘谷”“水帘”二字点出水帘的特征,而“危磴”两字则点出了水帘谷的地势之险峻,使人不禁联想到古代传说中那些险要之地,如华山之巅、天台之岭等等。而“虬松”则是指那弯曲苍劲而又苍劲有力的松树,它们长出了长长的白胡子,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
    诗人还通过对水帘谷中的景色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美丽与神奇。他写道:“岩高全似砌,水小不成帘”,这里用“砌”来形容山壁的陡峭,用“不成帘”来形容小溪的水势之小不足以形成如帘一般的水幕。然而,尽管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但诗人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疲倦或厌烦,反而仍然对这片美丽的土地充满了热爱之情。这种热爱之情不仅来自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更来自于对生命之美好和希望之坚定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