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风雨不禁寒,红尽枝头绿已团。
谁遣佳人伴岑寂,初酣卯酒脸匀丹。
【注释】
刘上舍:刘禹锡的朋友。上舍:官名,即尚书省的高级秘书,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厅主任。
诗送牡丹并酒和之二首:这是作者为朋友刘上舍所写两首诗。
其一:第一首。
春愁:一作“春怨”。
风雨不禁寒:风雨交加而使人寒冷。
红尽:花谢了。
绿已团:绿叶已经布满枝头。
谁遣:哪裹是(派来)?
佳人:美女。
岑寂:冷落孤寂。
初酣卯酒:刚刚喝过卯时的酒。古代以地支记时辰,子时为23时至1时,卯时为5时至7时。这里说“初酣卯酒”指饮酒的时间是在早晨。
脸匀丹:脸庞如涂了胭脂一样。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的风雨让人感到寒冷,花已落尽,绿叶满枝。是谁派遣美人陪伴我度过这寂寞的时光?刚喝酒的时候还感觉不到什么,等到酒劲上来,脸上的胭脂就都染上了。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风格雄健豪放,语言通俗易懂。这首五言律诗就是一首典型的作品。
首句“春愁风雨不禁寒”,直接点出了题目,写出了春天的天气特征以及诗人的心情。这里的“春愁”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绪,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它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寒冷和孤独。这种情感是自然景象引发出来的,也是季节变换带来的。
第二句“红尽枝头绿已团”,描绘了花朵凋零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里使用了“团”这个字,可能是在形容绿叶的形状或者颜色,也可能是为了突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
第三句“谁遣佳人伴岑寂”,则转向了主题的焦点,即诗人自己的处境和感受。在这里,“佳人”可能指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也可能仅仅是指代一个美好的事物或境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寂寞和孤独,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
最后一句“初酣卯酒脸匀丹”,则是诗人对自己饮酒情况的描述,也是对前面诗句的一种回应或者说是对前面的总结。这里的“卯酒”指的是早晨的酒,可能是为了强调诗人饮酒的时间是在早晨;“脸匀丹”则是指脸部的肤色像涂抹了红色的胭脂一样,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的原因。
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刘禹锡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