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后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
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后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
【注释】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篆籀:指古代的篆书和隶书。
陵夷:逐渐衰落,这里指书法风格的变化。
草隶:指草书和隶书。
差别几四五:形容书法风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曾玄:指孔子和颜回,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孰为鲁漆书:意思是谁能像鲁国的漆书那样传世。
况说周石鼓:意思是何况说的是周代的石鼓刻文。
阳冰:唐代书法家,擅长隶书。
韶濩堂:传说中的黄帝音乐厅。
干羽:古代用于祭祀的乐器,这里比喻书法的优美。
卷书:指卷起的书。
【赏析】
此诗是诗人向吴禹功借来的徐铉的小篆帖的答谢诗。全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写诗人对小篆帖的欣赏和感慨;下半部分写诗人对吴禹功的感谢和期望。
首句“六书散浮云”,诗人用“六书”来比喻小篆帖的风格,表示小篆帖就像飘散的云一样难以捉摸。接着,诗人感叹篆书和隶书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流行的都是草书和隶书,而真正的书法艺术却越来越少了。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小篆帖的喜爱之情。他称赞小篆帖的风格独特,不同于一般的草书和隶书。然后,他又嘲笑那些追逐时尚的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书法艺术。
在诗中,诗人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他们的作品。《秋蛇已成癖》一句,诗人用“秋蛇”来形容自己的书法风格,表示自己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因为自己的书法风格已经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
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吴禹功的感谢之情。他表示自己非常感激吴禹功的帮助,并希望他能继续传承和发展小篆书法艺术。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之心,表示自己虽然只是一位普通的书法家,但仍然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有意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