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静林麓,鹁鸪相应鸣。
移舟漾清浅,薄晚荷风生。
归鸟尽双去,潜鱼时一惊。
菰蒲若无人,渺渺炊烟横。
艇子楫迎我,携鱼荐南烹。
月出殊未高,疏林隐微明。
依投会有处,斗挂天边城。

【注释】

次高邮军:在今江苏高邮县。

清浅:清澈的流水,这里指小溪水。

薄晚:傍晚,日暮。

归鸟尽双去:鸟儿都双双飞走了。

潜鱼时一惊:鱼儿偶尔也受惊而跳跃。

菰蒲:一种生长在池塘边的水生植物。

炊烟横:炊烟袅袅升起。

艇子:小船。楫:船桨。

南烹:向南煮鱼。

殊未高:并不很亮。

疏林:稀疏的树林。

依投会有处:投宿的地方随时都有。

斗挂天边城:北斗星挂在天边。

【译文】

雨后的高邮湖上,一片寂静;只有山间的树林和树上的鹁鸪相互应和着发出鸣叫声。

我划着小船缓缓前行,荡漾在小溪的水面上,黄昏时,从水面吹来的微风送来荷花的清香。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归巢的鸟儿也都一个接一个地飞走了,这时一条鱼忽然跃出水面,惊动了水中的其他鱼。

岸边那些长满芦苇与菖蒲的水塘里,似乎没有人迹,只有炊烟袅袅地升向天空,显得那么幽静、安详。

我划着小船来到岸边,小船正好靠岸停好,准备休息片刻。主人提着鱼来请我品尝,让我尝尝他新捕的鱼。

月亮还没有出来,只是朦胧地照着前方,但远处的树林已隐入夜色中,只留下一些淡淡的光。

今晚我要在这里住宿过夜,明天再继续赶路。我抬头望去,只见北斗七星正挂在天边,好像随时都可能落在高邮城的上空。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乘船经高邮至瓜州途中所见之景及所感,表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全诗写得平实自然,清新流畅。

开头四句是写舟行江上所见景色和感受。“小雨”二字总摄全篇。“静林麓”,点明时间是傍晚,地点是在山间的树林之中。“鹁鸪相应鸣”,是说树林里的鹁鸪互相应和着鸣叫。这句写出山间树林的宁静、幽深。“移舟漾清浅,薄暮荷风生。”二句是写舟行所见景色。“移舟”,即摇舟。“漾”字写出水面的平静无波。“清浅”是说河水不深,可以涉渡。“薄暮”、“荷风”是写傍晚的气候和微风吹拂水面的景象。此联写出了傍晚时分的高邮湖上的景色,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

“归鸟尽双去,潜鱼时一惊。”这两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景物描写,转入写物。“归鸟”两句,是说归巢的鸟儿都双双飞去了,这时一条鱼忽然跳出水面,惊动了水中的其他鱼。这两句是说归鸟飞去之后,水中的鱼儿也活跃起来了。

“菰蒲若无人,渺渺炊烟横。”这两句是说岸边长满了菰蒲的水塘里似乎没有人迹,只有炊烟慢慢地向天空飘去。菰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节处生根,叶子呈披针形;茎叶可食。此处泛指菰蒲。“渺渺”指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烟雾迷蒙,远望难辨。此联写诗人经过高邮湖边时所见的自然景色,突出了一个“静”字。

下面四句由眼前景物转入作者的感受。“艇子楫迎我,携鱼荐南烹。”写船家热情地迎接诗人,并把刚捕到的新鱼拿来请客。“月出殊未高,疏林隐微明。”是说一轮明月刚刚升起来,但它却并不很亮。由于月光的微弱,树林也看不清楚。“依投会有处,斗挂天边城。”是说投宿的旅店随时都有,而且北斗星还挂在天边。这两句写诗人夜晚投宿后的感受。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清新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