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红烛照银卮,颇忆沙河共客衣。
今说宣威麟可佩,争如华表鹤来归。
秋香歙浦粳先熟,春早祁山笋更肥。
茗饮萧斋客见过,旧游谈麈雪霏霏。

【注释】

方史君:即王方史,字方史,号秋崖。

富春:今属浙江、江西两省交界处。

银卮:盛酒的器具。

宣威:宣扬威风。

麟可佩:比喻有德行的人可以受到人们的尊敬。

争如:哪里赶得上。

歙浦:古县名,在今安徽歙县南。粳:稻子。

祁山:在今陕西宝鸡东南。笋:竹笋。

萧斋:指书房。

麈:麈尾,用来拂尘的兽尾。

雪霏霏:形容雪下得很大。

【赏析】

王方史是北宋初年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以豪放著称,这首《和方史君见寄》就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七年后,久别重逢时的喜悦之情。全诗八句押平韵,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首联:“少年红烛照银卮,颇忆沙河共客衣。”

“少年”,指年轻之时。红烛,指蜡烛,这里代指时间,意谓年轻时的光景。银卮,是一种古代饮酒器皿,这里代指酒杯。共客衣,即同客人一起穿的衣服,这里泛指朋友或同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年我们在少年时代,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现在虽然已经多年不见,但一见面仍让人怀念不已。

颔联:“今说宣威麟可佩,争如华表鹤来归。”

宣威,宣扬威仪。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象征着吉祥和瑞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我们谈论宣扬威仪的事情,真是令人敬仰不已;但相比之下,那些能够像仙鹤一样回归家乡的隐逸之士,更加值得我们尊敬。这里的“争如”二字,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他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

颈联:“秋香歙浦粳先熟,春早祁山笋更肥。”“秋香歙浦粳”,意思是秋天的时候,歙县的粳米已经成熟;“春早祁山笋”则是指春天的时候,祁县的竹笋已经长得又肥又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我思念家乡的粳米已经成熟;春天的时候,我又惦记着家乡的鲜嫩竹笋。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尾联:“茗饮萧斋客见过,旧游谈麈雪霏霏。”

“萧斋”,指书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我正在这里接待你这位客人,一起品尝着香茗;回忆起过去与朋友们一起游玩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与回忆。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抒发了作者与友人分别七年后,久别重逢时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