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漕东南由汴力,此河今日力犹多。
隋疲民力亡天下,却为他人浚两河。

【注释】

转漕:指转运粮食。汴:今河南开封市,是古代汴州(古宋州,今河南商丘县)的别称。东南:指南北方向,这里指南方。由汴:从汴州出发。力犹多:犹言“还有很多”。隋:隋朝,指隋炀帝杨广。疲民力亡天下:耗尽百姓的力量使天下灭亡。浚两河:开凿了两条黄河上的河道。

【赏析】

《过御河》诗共四首,这是第四首。诗中以“转漕”为线索,叙述了自隋以来的兴利除弊的历史过程,指出隋炀帝杨广开凿了两条黄河上的河道,给后代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此诗语言质朴平实,却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第一句说:转漕东南,由汴出发,这是指隋代的漕运。当时,为了供应京都的需要,从江南到关中都要经过洛阳、长安。所以,隋炀帝杨广就下令在洛阳一带开凿了运河,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来。

第二句说:这条运河至今还很多。这句中的“今日”,指今天。因为隋炀帝开凿运河时,是在大业年间,距今已有一个世纪左右,所以,到今天还有不少的遗迹。

第三句说:隋炀帝耗尽了百姓的力量,让天下人都灭亡了,结果只为自己开凿了运河。这个典故出自《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三年》。据史书记载,隋炀帝为了便利自己的统治和享乐,征调大批人力物力,修造了许多宏伟壮观的宫殿和陵墓,又征发了百万人服水役开凿了长达五千多里的大运河,耗资巨大,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最后导致民不聊生而亡国。

末句说:却为他人疏通了两条黄河上的河道。这里的“他”指唐玄宗李隆基。开元时期,唐玄宗曾两次下诏开掘永泰渠,以解决关中和江淮地区的水源问题。由于永泰渠的开通,不但解决了灌溉农田的问题,还增加了灌溉面积,使永泰渠两岸的农业得到了发展。同时,也使永泰渠成为隋唐以来最重要的一条人工河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