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
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
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
新亭秋兴君知否,潮信方随月色回。

和李泰叔见菊有感

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 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 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荏苒的感叹,以及人生百态的感慨。通过对比杨雄和杜甫的生活态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1. 原文释义
  • 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
  • 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
  • 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
  1. 诗句解析
  • “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雨露萧瑟,岁月蹉跎,庭院前的菊花还未完全绽放。这里的“雨露”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而“黄菊”则代表着坚韧和美好。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
  • 这句诗通过对比扬雄和杜甫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理解和认同。扬雄嗜酒自乐,表现出他对生活的一种豁达和乐观;而杜甫则常常因世事艰难而感到愁苦,但这种愁苦并非出于对世事的不满,而是对自己身份和使命的一种坚守。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他对不同人生选择的尊重。
  • “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其中,“故国欲归”意味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而“行解绶”则可能是指一种官职或职责的解除,意味着诗人想要回归故土,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沧洲无路可浮杯”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束缚的反感。
  1. 译文
  • 雨露萧瑟岁月催,庭前菊花尚未开。
  • 醉看金樽扬雄笑,愁吟白首杜子哀。
  • 心向故乡欲归去,沧海难渡梦难回。
  1. 注释与注解
  • 雨露萧瑟岁月催:指秋雨连绵,天气寒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庭前菊未全开:指庭院前的菊花还未完全开放,暗示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
  • 扬雄嗜酒宁为乐:指西汉文人扬雄喜欢喝酒,他认为在快乐中度过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 杜甫愁吟亦薄材:指唐朝诗人杜甫经常因世事艰难而感到愁苦,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文学才能。
  • 故国欲归行解绶:指诗人心中有一个遥远的故乡,他渴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官位,回到故乡,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1.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雨露、菊花、扬雄、杜甫等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感慨。诗中的“故国欲归行解绶”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反映了他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反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