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得名齐,连墙亦共蹊。
修篁同碧嶂,寒溜合清溪。
阁影高低并,钟声左右迷。
游人俄省悟,东即是林西。
【注释】
东林寺和西林寺: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南朝时梁代僧人天竺僧宝志在南京所建的佛教寺院。“二林”指此二寺。
修篁:修长的竹子。
碧嶂:青翠的山峰。
阁影高低并:指寺中的楼台倒影映入清澈的水里,高低相间。阁:楼台。
钟声左右迷:指寺庙里的钟声回荡,使人左右都听不清楚。钟声在山谷回响,使人感到迷茫。
游人俄省悟(xiǎnɡ wù):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人们终于醒悟过来。俄:顷刻之间。悟:明白,懂得。
【赏析】
这是描写东林寺和西林寺风景的诗,写景细腻逼真,寓情于景,有较强的感染力。
首联“东西二林寺 其二”,点明题旨,表明本诗主要写东西二林寺。“得名齐”,指两寺同为南朝梁代天竺僧宝志所建。
颔联“连墙亦共蹊”,写东西两寺紧靠而居,连着一道墙,一条小路也相通。“连”、“共”二字,用词简括而准确,把两寺的紧密关系写得活灵活现。
颈联“修篁同碧嶂,寒溜合清溪”,描绘了东林寺和西林寺的优美景色。“修篁”,长竹。“碧嶂”,青翠的山峰。“寒溜”,指小溪流。“清溪”,即山中溪水。“阁影高低并”,指寺楼亭的倒影在水面上下浮动,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钟声左右迷”,指寺庙里的钟声在山谷回荡,使人感到迷茫,不知究竟在哪里响起。
尾联“游人俄省悟,东即是林西”,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原来东西两林寺虽然位置各异、风格不同,但它们都是同一个高僧所建的。因此,他感叹道:“游人俄省悟,东即是林西。”这一警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