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更频岁,边尘动四溟。
豺狼饱吞噬,天地失清宁。
黄屋无安所,霜笳不忍听。
使臣归路阻,恸绝鬓星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诗句,注意“注释”中的提示,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首先解释诗句,再分析译文,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第一句“国难更频岁”“边尘动四溟”,说明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边疆的战火已经燃烧了四年,这一句是写国家的危机,“频”的意思是频繁,“更”是次,“岁”在这里表示时间,“边尘动四溟”的意思是边疆的战火已经燃烧了四年,战火连天,烽烟四起。第二句“豺狼饱吞噬,天地失清宁”,写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豺狼”比喻敌人,“吞噬”指吞食,“天地失清宁”意思是国家混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第三句“黄屋无安所,霜笳不忍听”,写朝廷的不安,百姓的痛苦,“黄屋”指的是天子的车驾,“霜笳”是北方特有的乐器,这里借代西北地区的胡人,“忍”是忍受不住的意思。第四句“使臣归路阻,恸绝鬓星星”,“使臣”是指出使边疆的官员,“路阻”意思是道路被阻,出使的人不能顺利归来,“恸”的意思是悲痛欲绝,“鬓星星”意思是形容头发花白,年事已高,这里用白发来表现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最后一句“恸绝鬓星星”,意思是悲痛欲绝,头发都白了。

【答案】

国难更频岁,边尘动四溟。

豺狼饱吞噬,天地失清宁。

黄屋无安所,霜笳不忍听。

使臣归路阻,恸绝鬓星星。

译文:

国家处于危机之中,边疆战争已经持续了四年,烽烟漫天,到处烽燧不断,战火连天。

国家混乱,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朝廷的不安,百姓的痛苦无法忍受。

出使边疆的官员回不来,内心悲痛到极点,头发全白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