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途厌迁次,岁晚惜分携。
茅舍荒村北,柴门曲港西。
鸡豚暂同社,桃李旧成蹊。
那得干戈定,浮家著两溪。
这首诗是诗人在避乱期间的所作。
首句“穷途厌迁次”中的“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被迫搬迁的无奈和厌烦之情;“次”字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不满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灾难的恐惧。
第二句“岁晚惜分携”中的“分”字暗示着诗人与朋友、家人的分离,表达了他们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惜”字则表明了他们在分别时的心情,既有不舍又有忧虑。
第三句“茅舍荒村北”中的“荒村”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荒凉景象;“北”字则突出了诗人对北方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第四句“柴门曲港西”中的“曲”字描绘了港口弯曲的形态;“西”字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西方的向往和期待。
第五句“鸡豚暂同社”,这里的“社”字指的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是农民共同生活的场所;“同社”则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们暂时的相聚。
第六句“桃李旧成蹊”中的“蹊”字指的是田间小路,也比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旧成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一句“那得干戈定,浮家著两溪”中的“干戈”指的是战争,也暗示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著”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安稳生活的渴望。
全诗通过对诗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困难时期的担忧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