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多入东林寺,将谓西林景不如。
我策短筇行半日,水声松韵更清虚。
【解析】
此诗是一首游山的即兴之作。诗人由东林寺的游客众多,想到西林寺景色之不如。但自己却独行半日,发现水声松韵更加清奇空灵。
“东西二林寺”,点出题意。
“其三”二字,表明这是组诗的第三首。从内容看,前两首已将游山所见作了概括:东林寺因游客众多而显得热闹,西林寺则幽静宜人。这里,“游人多入东林寺”“我策短筇行半日”两句,分别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游人多入东林寺,将谓西林景不如。”这句诗写东林寺的游人众多,人们以为西林寺的景色不如东林寺。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对西林寺的评价,而是用反说的方法,突出了西林寺景物的优美。“将谓”,就是“以为”。
“我策短筇行半日”,写诗人在西林寺游览的情景。西林寺虽然幽静,但诗人仍要游览一番。他拄着短竹竿(筇)走了半日,发现水声松韵更加清虚。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他游览西林寺的情景和感受,又表现出他对美景的珍惜和留恋。
【答案】
译文:
游人多去东林寺,认为西林寺风景不如我想象中的好。
我拄着短竹竿走了半日,水声松韵更显清虚高远。
赏析:
本诗为七绝形式,全篇采用比兴手法,以反衬、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游览中对不同景物的感受和评价,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