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不闻呼僧已归,翠烟依旧锁崔嵬。
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飞从佛国来。
古径夏寒风落木,苍崖阴润雨生苔。
客缨自喜无尘濯,歌罢沧浪饮一杯。
灵隐山前即事
第一联:猿不闻呼僧已归,翠烟依旧锁崔嵬。
注释:灵隐寺的僧人已经不在了,猿猴不再叫唤。但青山依然如翠烟般笼罩在山崖之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怀念。
第二联: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飞从佛国来。
注释:现在水流向人间大地,曾经是通往佛国的山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山水的变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响。诗人用“飞从佛国来”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敬意。
第三联:古径夏寒风落木,苍崖阴润雨生苔。
注释:古老的山路在夏日里仍然散发着寒冷的气息,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声。苍凉的山崖上湿润的雨水使苔藓生长出来。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第四联:客缨自喜无尘濯,歌罢沧浪饮一杯。
注释:客人高兴地看到自己没有沾染世俗尘埃,于是唱歌庆祝。唱完歌后,诗人来到沧浪亭饮酒一杯。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爱情等人际关系的珍视与珍惜。
赏析:这首诗以灵隐山前为背景,通过对山水、林木、古径、崖壁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山水变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怀念以及对友情、爱情的珍视与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