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苍寒拥寺门,寺牌金字御书存。
荣华肯信当年事,仪制空留后世恩。
影阁有灯尘网暗,殡宫无月土花昏。
见梅不敢轻攀折,恐是春风水际魂。
【注释】
刘寺坟园:刘氏家族的墓地。苍寒:凄凉寂寞之意;万竹:形容竹林茂盛。寺门:指寺庙的正门,这里借指坟墓。金字:金色的铭文,即墓志铭,通常刻有死者的名字、生平事迹等。荣华:指曾经的富贵和荣耀。肯信:不敢相信。仪制:指古代帝王的礼制,这里泛指陵墓的建筑规制。影阁:指墓室中的石雕影子。尘网暗:尘埃飞扬,昏暗不明。殡宫(bìn gōng):埋葬死者的地方。无月:没有月光。土花昏:指坟墓周围的土被风吹日晒,颜色变得昏暗。见梅不敢轻攀折:看到梅花也不敢轻易去采摘。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墓地的七言绝句。诗人对墓地的描写,既写其环境,更重在其意境。全诗以“影”为线索贯穿始终,将景物与情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画面。
首句写墓地的环境。“万竹苍寒拥寺门”,万竹丛生,竹影笼罩,一派荒凉之景。“苍寒”是阴冷的意思,而“拥寺门”则表明墓地在寺门外,墓地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给寂静的墓地平添了几分生气。“苍寒”和后面的“荣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墓地环境的凄清。“寺牌金字御书存”,寺庙的门上刻着金色的文字,那是皇帝御赐的墓志铭,虽然岁月久远,但依旧存在。这一句既写出了墓地的历史渊源,又暗示了墓地的主人曾经的身份地位。
第二句写墓地主人的荣华往事。“荣华肯信当年事”,当年的荣华富贵如今已不复存在,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这里的“荣华”既指墓地主人生前的地位和权力,也暗含墓地主人的一生功业和辉煌。“见梅不敢轻攀折”,看到梅花不敢轻易去采摘,因为害怕触碰到那冰冷的墓碑。这里的“敢”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恐惧,也体现了作者对死亡和墓地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写墓地主人的后世遗恩。“仪制空留后世恩”,尽管墓地的主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的仪制仍然被后人尊崇。这里的“仪制”既指陵墓的建筑规制,也比喻那些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空留”,意味着这些遗产只是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并没有真正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第四句写墓地周围的景象。“影阁有灯尘网暗”,“影阁”是指墓室内的石雕影子,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和荣耀。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石雕的影子已经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出一些轮廓。“尘网暗”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模糊不清的状态,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写墓地的夜晚景象。“殡宫无月土花昏”,“殡宫”指的是墓地中停放尸体的地方,这里用来代指墓地。由于没有月光,周围的土地显得昏暗不明。而那些土花也已经变得昏黄,没有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昏”、“昏黄”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墓地的宁静与寂寥。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写和对墓地主人的缅怀,展现了一幅凄清幽静、充满哀思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让人不禁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