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士千数,济济多白袍。
其中靡不有,令人愧遁逃。
风俗且如此,焉能独守高。
详择乃其道,或得贤与豪。
近复失段子,呜呼命不遭。
吾生得觊豁,谁能置圈牢。
武或万人敌,何用学六韬。
文士亦龌龊,劳心徒忉忉。
利害竟何许,相去九牛毛。
脱略或吾事,青松隐藜蒿。
麟凤岂仰见,狐狸多叫号。
如不卜清旷,乐此阮与陶。
文思韩吏部,诗见杜工曹。
挥麈谈风月,中夜声颾颾。
往往移北山,不必反楚骚。
吾道用无穷,所志各有操。
或隐身幽讨,或放迹游遨。
平生事已定,用心奚独劳。

和子同观音寺新居

太学士千数,济济多白袍。

其中靡不有,令人愧遁逃。

风俗且如此,焉能独守高。

详择乃其道,或得贤与豪。

近复失段子,呜呼命不遭。

吾生得觊豁,谁能置圈牢。

文士亦龌龊,劳心徒忉忉。

利害竟何许,相去九牛毛。

脱略或吾事,青松隐藜蒿。

麟凤岂仰见,狐狸多叫号。

如不卜清旷,乐此阮与陶。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李商隐在任永州零陵郡司功参军期间所作的一首咏怀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诗共八句,可分为四组:第一组(开头六句)写诗人的仕途经历和感慨;第二组(第七、八句)写诗人的志向和抱负;第三组(第九、十句)写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最后一组(第十一、十二句)表达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整首诗以咏怀为主,通过描绘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感慨,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