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监州再摄州,家置绘像争借留。
便当紫绶朝冕旒,念我青笠操渔舟。
携此鼠目而獐头,归来高阁包春秋。
他年持节寻旧游,却校形容知似不。
注释:
三年前我在监州任职,现在又再次代理了州事,家中悬挂的画像都被人们借来观看。
我应当戴上紫色官服,头戴朝帽,像皇帝一样坐在朝堂上,但想到自己还是一介渔夫,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拿着鼠头般尖细的鼻子和獐子般尖长的嘴巴,回到故乡高楼上享受着春秋佳节的快乐。
等到他年有机会,我会拿着节杖去寻找那些旧友,看他们如今的模样是否还与过去相似。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宦游之情的小诗。诗人在三年的任期满后,又一次被派往他地去担任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县级行政长官)。诗人离开家乡去到遥远的州府上任,自然会引起家乡亲朋的关注。于是乎,诗人便将自己的画像挂在家乡,让亲朋们瞻仰。然而,由于诗人的画像过于丑陋,所以引来了不少嘲笑。诗人看到家乡人对自己长相的嘲笑时,内心难免感到痛苦、失落和自卑。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继续努力工作,为百姓做贡献。同时,他也不忘关心家乡亲人的生活状况,常常寄回一些钱财给他们用。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使得他在官场上的名声更加响亮。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己肖像的描写和对其形象变化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