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都是竹,景象自然幽。
爱此千竿碧,因成竟日留。
月移山欲近,云起塔如浮。
烟水秋城暮,疏钟送去舟。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入门都是竹,景象自然幽。”

  • 解释:这句话描述了进入山门后所见的竹子。”都是”表示竹子数量众多,密集成林;”自然幽”则表达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
  • 赏析:通过竹子的密集与自然幽静,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赞赏和内心的安宁。

第二句:“爱此千竿碧,因成竟日留。”

  • 解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喜爱和停留的原因。”千竿碧”形容竹林色彩鲜明,一片翠绿;”竟日留”说明诗人因为喜爱而选择在此多待了一整天。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美景的沉醉和不舍,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第三句:“月移山欲近,云起塔如浮。”

  • 解释:描绘了夜晚时分月亮渐渐移到山边,云雾缭绕中佛塔仿佛浮动的景象。这里的“云起塔如浮”形象地表现了云雾变幻无常的特点。
  • 赏析: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象,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变化。

第四句:“烟水秋城暮,疏钟送去舟。”

  • 解释:描述了秋天傍晚时,烟雾弥漫的水城景象以及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送走了归舟。”烟水”描绘了水面上飘荡的烟雾;”疏钟”指远方寺庙中的钟声;”去舟”意味着船只即将离去。
  • 赏析: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平静而又略带离愁别绪的秋日黄昏氛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总结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座山寺中的景色和感受,通过对竹子、月亮、云雾、烟水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体而言,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富有诗意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