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
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
南牙既启,有煜朱邸。
锵锵佩履,谒刺填委。
不爱尺纸,锡以云体。
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
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垂治平之制。
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洪氏之秘。
尚宝勿替,式示万世。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峤的作品,出自《全唐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
这句诗的意思是自从皇宫中的教育制度被废除后,皇权与朝臣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虎闱”指的是古代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而”堂陛”则是指朝廷中上下的等级。这里的”废”表示废弃或停止。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
这句诗表明在伟大的圣上制定的礼仪中,能够体现出古时对于贵族子弟的教育观念。“胄齿”指的是贵族的后代,也就是贵族的子弟。南牙既启,有煜朱邸。
这句诗描述的是宫廷中的南门(南牙)已经开启,天子的新宅(朱邸)也随之建立。”煜”在这里是形容光彩照人的意思。锵锵佩履,谒刺填委。
这句话描绘了官员们穿着精美的服饰,手持笏板(一种官员的代表性物品),纷纷前来拜见的情景。”锵锵”形容佩带的玉器发出悦耳的声音,”刺”指的是笏板,”填委”则形象地描述了官员们络绎不绝的场景。不爱尺纸,锡以云体。
这句诗表达了不吝惜财物,给予官员们以丰厚的待遇。”尺纸”指的是少量的纸张,”云体”则意味着恩惠如同云雾一般深厚。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
这句诗描绘了天子在众人面前的光辉形象,威严而又亲切。”天光”比喻天子的光芒普照天下,”彼蔼然主器”则形容天子像天地一样宽广,包容万物。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垂治平之制。
这句诗表达了虽然自己地位尊贵,但依然秉持着为百姓谋取福祉的理念,希望治理天下太平无事。”诒”有传授、留给之意,”天禧之谋”指上天赐予的美好计谋,”垂治平之制”则是指留下治理国家的良好制度。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洪氏之秘。
这句诗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贡献,并希望将所学所思传承下去,以延续前人的遗训。”臣赞”指的是臣下对君主的建议或评论,”昭示物轨”意味着向世人展示治国之道的正确方向,”洪氏之秘”则是指前代遗留下来的智慧与经验。尚宝勿替,式示万世。
这句诗是诗人的最后祝愿,希望皇家宝物不要丢失,以此来警示后人。”尚宝”指的是珍贵的宝物或文物,”勿替”即不要失去,”万世”则意味着千秋万代,永远流传。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礼仪、官员行为、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唐朝盛世时期的繁荣景象和君臣之间的关系。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贡献和期望,表达了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