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作隶古,与先汉侔。
发为书翰,顺涂挟辀。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
归安一丘,始终休休。
我护淮饷,祖公前修。
登华信亭,步得江楼。
摩挲石题,瞻睇银钩。
风静鹊巢,月明沙鸥。
意公其来,偕造物游。
迹则不磨,心兮焉求。

洪文惠 盍簪帖赞

公作隶古,与先汉侔。

发为书翰,顺涂挟辀。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

归安一丘,始终休休。

我护淮饷,祖公前修。

登华信亭,步得江楼。

摩挲石题,瞻睇银钩。

风静鹊巢,月明沙鸥。

意公其来,偕造物游。

迹则不磨,心兮焉求。

注释:

  • 洪文惠:指洪迈(1123年-1203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 盍簪帖赞:盍,何;簪,古代男子的头饰;帖,写文章;赞,赞美。意为何不写篇文章来赞美他?
  • 公作隶古,与先汉侔(móu):公,代指洪迈;隶古,即隶书;侔,相等。意为他的书法如同汉代的隶书一样,技艺精湛。
  • 发为书翰(hàn),顺涂挟辀(zhōu):发,创作;书翰,书信;顺涂,顺着道路;挟辀(zhōu),驾着马。意为他创作的书信,像马一样沿着道路奔驰。
  •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公相,担任官职;孝宗,宋高宗赵构的庙号;曾,曾经;不少,很少。意为他担任官职时,很少离开过。
  • 归安一丘,始终休休:归安,地名;一丘,比喻隐居的地方;休休,悠闲自在。意为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 我护淮饷(xiǎn),祖公前修:我,作者自己;护,保护;淮饷,淮河流域的粮食;祖公,祖先的父亲;前修,以前的人。意为我负责保护淮河流域的粮食供应。
  • 登华信亭,步得江楼:登,登上;华信亭,华亭山的亭子;步,行走;得江楼,得到一座江边的楼台。意为登上华亭山的亭子,漫步在江边的楼台上。
  • 摩挲(suo)石题,瞻睇银钩:摩挲,抚摸;石题,岩石上的题刻;瞻睇(di)银钩,凝视那银色的钩形笔划。意为抚摸着岩石上的题刻,凝视着那银色的钩形笔划。
  • 风静鹊巢,月明沙鸥:风静,风停;鹊巢,喜鹊筑巢;月明,月光明亮;沙鸥,水鸟。意为风停了喜鹊在巢中栖息,月光明亮时水鸟在水中嬉戏。
  • 意公其来,偕造物游:意,心想;公,指洪迈或其作品;其来,来临;偕,共同;造物,大自然;游,游览。意为我想着他即将来临,和他一起游览大自然。
  • 迹则不磨,心兮焉求:迹,痕迹;不磨,不磨灭;兮,语气词;焉求,哪里寻求。意为留下的痕迹不会磨灭,哪里寻找呢?

赏析:
这首诗是洪迈为好友洪文惠写的一篇赞文。诗人以优美的文笔赞美了洪文惠的才华和品质,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洪文惠比作汉代的书法家隶书,将他的创作比作马儿沿着道路奔驰,将他的生活方式比作闲适自在的“一丘”,将他的责任比作“守护淮河流域的粮食供应”。这些比喻和象征都生动地展示了洪文惠的才华和品质。同时,诗人还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华亭山的景色、岩石上的题刻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赞文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