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挑藤去路忙,倦投野店午炊香。
闲看昔日题诗处,依旧榴花出短墙。

【注释】

  1. 途间偶成:在途中偶然写成的诗。
  2. 拂晓挑藤去路忙:拂晓时分,我挑起藤蔓匆匆赶路。
  3. 倦投:疲乏地投宿。
  4. 野店:野外的旅店。
  5. 午炊香:中午烧饭时散发出香味。
  6. 闲看:悠闲地观看。
  7. 题诗处:曾经题写诗词的地方。
  8. 依旧:依然,仍然。
  9. 榴花:石榴花。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是作者行旅途中的即景抒情之作。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旅途所见所闻所感,后两句写自己对此的感慨。
    首句“拂晓挑藤去路忙”写旅途中的见闻。清晨出发,挑着藤蔓,匆忙上路。诗人早起出门,挑着一担藤蔓,赶着去赴一场约会,这情景,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拂晓”二字,把时间定在早晨五更时分,说明诗人起得早;而“挑藤去路忙”,则说明诗人起得早还赶着去办正事,所以急急忙忙上路。“忙”字,写出了诗人急于赴约的心情。
    第二句“倦投野店午炊香”,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到了一个村庄,找了一家小店歇脚。“倦投”一词,表明诗人已经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十分疲倦了。“午炊”指中午的饭菜,“香”字写出了饭菜的可口。这里,诗人不仅没有感到疲惫,反而觉得饭菜很可口,可见诗人的食欲很好。“投”字和“饥渴”有关,表示诗人饥饿难忍,所以才到这家小店里吃饭。“午炊香”与“拂晓挑藤去路忙”相映衬,表现了诗人的行程之长、时间之紧。
    第三、四句“闲看昔日题诗处,依旧榴花出短墙。”写的是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及对未来的期许。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诗人在欣赏眼前的景物,实际上却是在回忆过去,表达自己的感情。诗人当年曾在这里题过诗,如今又来到这个地点,眼前依旧是盛开的石榴花,只不过那短矮的围墙被岁月侵蚀得更显颓败。诗人面对这熟悉的景色,不禁想起往昔与友人在此吟诗作对的美好时光。诗人感叹岁月如梭,物是人非,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之情。最后一句中“出短墙”三字用得很有分量,它突出了石榴花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