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
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

【注】汴水:指隋炀帝大业年间,隋炀帝在洛阳附近修建的通济渠。龙舟:用装饰华丽的船载着皇帝和大臣们游江南的船只。并覆亡隋入巨波:并入隋朝灭亡之潮流。

汴水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

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

注释

1.汴水:指隋炀帝大业年间,隋炀帝在洛阳附近修建的通济渠。

2.龙舟:用装饰华丽的船载着皇帝和大臣们游江南的船只。

白话译诗

千里通渠竟然到达黄河,万民劳力使役怨声载道。

华丽的彩帆不能送回龙舟,并随灭亡隋朝的巨浪一起沉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汴水》,即通济渠,是隋炀帝大业年间开凿的大运河中的一部分。诗的前两句写运河建成后,百姓为修这条运河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而运河却最终落入了隋炀帝之手。第三句“锦帆不送龙舟返”一句,以锦帆代喻隋炀帝本人,说他没有将修成后的大运河送给老百姓。第四句“并覆亡隋入巨浪”,则是说隋炀帝自己被巨浪吞没了,而运河也随之毁灭,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整首诗通过对隋炀帝的谴责,表达了人民对隋炀帝统治的不满,同时反映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社会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