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千人杰,飞腾四十秋。
才应有馀刃,事不见全牛。
持节半诸道,分符知几州。
终遗搢绅恨,不作富民侯。

以下是对《程显学挽词二首 其一》逐句的释义:

  1. 诗句:“卓荦千人杰,飞腾四十秋。”
  • 注释:形容某人才华出众,如同千百人中最为突出的英才。
  • 赏析:通过“卓荦”二字,诗人表达了对程显学的极高评价和敬佩之情,强调其卓越的才华和不凡的地位,如千军万马中的杰出人物。
  1. 译文:你像那些卓尔不群、杰出的人才一样,你的一生犹如疾风骤雨般迅猛地度过了四十个春秋。

  2. 诗句:“才应有馀刃,事不见全牛。”

  • 注释:比喻才能有余而行事谨慎,就像厨师切牛肉时只切下一小块,其余部分则保留不动。
  • 赏析:此句表达了程显学在处理事情时既有过人的智慧和能力,又能保持冷静和节制,不随意妄动,显示出他的稳重和深思熟虑。
  1. 译文:你的才智足以应对各种问题,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却能保持从容,如同厨师处理牛肉一般精准且不过于张扬。

  2. 诗句:“持节半诸道,分符知几州。”

  • 注释:持节是古代官员的一种权力象征,意味着能够管理多个地方;分符则是授予地方官的权力,让他们管理各自的地区。
  • 赏析:这两句诗赞美了程显学的政治才能和管理能力。通过“持节半诸道”展现了他能够统领众多地方的能力,而“分符知几州”则表明他能够在各地都能妥善治理,显示了他的高超治理能力和广泛的行政能力。
  1. 译文:我手中握着节杖,半管各州事务。

  2. 诗句:“终遗搢绅恨,不作富民侯。”

  • 注释:搢绅指的是穿着朝服的士大夫,这里指那些有学问、有地位的人。作富民侯是指成为富有的诸侯。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程显学未能继续担任高位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能成为富有的诸侯的遗憾。

《程显学挽词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怀念之情的挽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程显学才华与成就的高度评价,还深刻描绘了他对程显学政治才能和管理经验的赞赏及对其命运变迁的感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