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白鸥三月天,哀箫长短使人怜。
草鞋踏雨同归去,此事如今十五年。
绿水白鸥三月天,哀箫长短使人怜。
草鞋踏雨同归去,此事如今十五年。
诗句释义:
- 绿水白鸥三月天: “绿水”指的是清澈的水面,通常带有生机;“白鸥”则代表自由飞翔的鸟儿,它们在春天的水域中自由游弋。这里的“三月天”指的是春季的某个月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候。
- 哀箫长短使人怜: “哀箫”通常指悲伤的旋律或音乐,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哀伤的音乐或声音;“使人怜”表达了这种哀伤对听者的影响,使得听者心生怜悯,可能是因为这首曲子描绘了某种悲哀的场景,或者是因为其旋律本身就带有一种深深的哀愁。
- 草鞋踏雨同归去: “草鞋”是一种用草编织而成的鞋子,它简单实用,常见于民间;“踏雨”描述的是穿着草鞋在雨中行走的情景;“同归去”表示大家一同回到某个地方,可能是家、村庄或其他共同的地方,这里的“同归去”反映了一种集体行动或是共同经历的感觉。
- 此事如今十五年: “此事”指的是之前提到的那个令人哀伤的场景或事件,可能是某种离别、失去亲人或其他令人悲伤的经历;“如今”表明时间已经过去很长时间,暗示着这个事件的深远影响;“十五年”则是具体的时间长度,表示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多变化。
译文:
绿水与白色鸥鸟相伴,春日的湖水波光粼粼;哀伤的箫声悠扬,让人感到无尽的哀愁。我们穿着草鞋,踏着雨滴,一同返回故土。然而,回首往事,如今已是十五年过去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情感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诗中利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通过对“绿水”、“白鸥”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致,也巧妙地将读者的情感引向了一种深沉的思索。
诗中的“哀萧长短使人怜”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哀伤的音乐比作能够引发人们共鸣的悲伤,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哀箫长短使人怜”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无法挽留的时光的哀叹。
“草鞋踏雨同归去,此事如今十五年。”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过去的怀念。通过对比“此事”和“十五年”的时间跨度,诗人强化了对过去时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生命哲理的深刻反思。
《曹廷辅挽词二首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对生命、时间和记忆的深刻探索和表达。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无尽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