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夜步郊坰,飞看过水星。
四垂青漠漠,一点白荧荧。
瑞彩浮莲渚,流光渡蓼汀。
不应天共转,恍若月初经。
错认珠生蚌,还疑草化萤。
须臾云半黑,渔火个边青。
【注释】
飞星:流星。过水:从水边经过。四垂:四周。青漠漠:青黑色的天。荧荧:微光闪烁。瑞彩浮莲渚:天上的祥光映在莲花上。流光渡蓼汀:流星的光辉照耀着蓼草的河滩。错认珠生蚌:误将萤火虫比作珍珠。还疑草化萤:怀疑萤火虫是草变的。须臾(yū )云半黑:一会儿,天色已近黄昏,云也变黑了。渔火个边青:渔船上点点的灯火在天边显得格外明亮。
【赏析】
此诗为七言绝句,每句都紧扣“星”字来写,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凝炼,富有哲理。前四句写夜幕降临时天上的星星;后四句写地上的渔船和渔人在暮色中劳作的情景。全诗以夜空为背景,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等哲理的思考与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句“飞星过水白”,点明时间是在夜晚,天上有星星,而且星星的颜色是白色的。“过水”二字,说明这些星星是从天空飞过的,而且是从水面上飞过的。这二句是说,在黑夜的天空里,有许多发光的小东西从空中飞过,它们的颜色是白色的,它们是从水边经过的。
第二句“良夜步郊坰”,是说,在这美好的夜晚,我独自漫步在郊外。“良宵”,美好、宁静的夜晚;“步”,走、步行;“郊坰”,指郊外旷野之地。这二句的意思是,在这美好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在旷野中漫步,这是作者在描写自己的一种心境。
第三、四句“四垂青漠漠,一点白荧荧”,是说,天空中的星星四下望去都是一片青黑色,只有那一颗白色的星,闪着微弱的光,它就像是一个萤火虫一样。“垂”是下垂的意思,“青漠漠”形容天空的颜色很浓很暗,“一点白荧荧”,则是指那颗白色的流星,它发出的光非常微弱,只能看见一点点白色的光芒。
第五、六句“瑞彩浮莲渚,流光渡蓼汀”,是说,天上的瑞彩好像浮在莲花之上,而流光却能穿过蓼草的河滩。“瑞彩”,指的是天上的祥光,“莲渚”是指长满莲花的沙洲。“流光”是形容流星的光辉像水流一样不断流淌。“蓼汀”,指的是蓼草的河滩,这里指的可能是作者所在的那个小河边的沙滩。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天上的祥光好像浮在长满莲花的沙洲上,而流星的光辉却能穿过蓼草的河滩,流落到地面上。
第七、八句“不应天共转,恍若月初经”,是说,天上的星星不应该随着天地的变化而转动,它就像月亮一样,静静地在那里照耀着大地。“不应天共转”就是不随天地变化而移动的意思,“月初经”则是说月亮在天空中静静地照耀着大地。
第九、十句“错认珠生蚌,还疑草化萤”,是说,我错把萤火虫当作了珍珠,还把草当作了星星。“珠生蚌”是指珍珠是由蚌里面生出的,“草化萤”是指萤火虫是由草变成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把萤火虫看成了珍珠,又错把草当成了星星。
最后两句“须臾云半黑,渔火个边青”,是说,过了一会儿,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云彩也变得灰蒙蒙的了。“须臾”在这里表示时间很短很短,“云半黑”则是说天色已经快要黑了,“渔火个边青”则是说远处的渔夫们的灯光在天边显得格外明亮,像是青蓝色的一样。
这首诗以夜空为背景,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等哲理的思考与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