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欲收神省费心,三生痴癖本来深。
典衣寻访晋朝画,折简借观雷氏琴。
帖字逼真尝细拓,诗联敲稳每长吟。
镜中一笑成何事,鬓影秋丝日见侵。
注释:
- 剩欲收神省费心,三生痴癖本来深。
- 典衣寻访晋朝画,折简借观雷氏琴。
- 帖字逼真尝细拓,诗联敲稳每长吟。
- 镜中一笑成何事,鬓影秋丝日见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痴迷于艺术创作的诗歌。从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作者对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和研究。同时,作者也表现出了一种执着和坚韧的精神风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在艺术创作方面,作者更是精益求精,力求达到更高的境界。
诗的第一句“剩欲收神省费心,三生痴癖本来深”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这里的“剩欲收神”指的是诗人将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忘却了其他的事情。而“三生痴癖”则说明这种热爱已经深入到了骨髓,成为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习惯。这种痴迷的程度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病态。
诗的第二句“典衣寻访晋朝画,折简借观雷氏琴”描绘了诗人为了追求艺术而不惜付出代价的情景。这里提到了“典衣”和“折简”,都是古代的一种借贷行为,表明诗人为了购买心仪的艺术品不惜变卖家中的财物。同时,“晋朝画”和“雷氏琴”则是当时著名的艺术品,诗人不惜远道而来,只为一睹其风采。
诗的第三句“帖字逼真尝细拓,诗联敲稳每长吟”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艺术创作方面的用心良苦。这里的“帖字”指的是书法家在作品上留下的痕迹,而“细拓”则是对作品进行仔细的拓印。诗人通过这些努力,使得作品更加逼真,更加接近原作。而在“长吟”中,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诗的最后一句“镜中一笑成何事,鬓影秋丝日见侵”则是一个转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镜中一笑”可能是指诗人在镜子前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心中泛起的一丝得意或者自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得意之情却逐渐被岁月侵蚀,最终只剩下了“鬓影秋丝日见侵”的无奈与悲凉。这既是一种对人生易逝的感叹,也是一种对艺术创作过程中艰辛历程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