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纪修行箬笠僧,布衣褴褛发鬅鬙。
邑人与卜幽栖处,象法能通最上乘。
常宿灵嵓敲玉磬,旋营精刹布金绳。
江西望镇称台岭,使者重来喜共登。

注释:

三纪修行:修行了三十个年头。

箬笠僧:用箬叶编成的斗笠,僧人常戴。

布衣褴褛:穿着破旧的布衣。

发鬙:头发蓬松散乱。

邑人:这里指当地的百姓。卜幽栖处:选择隐居的地方。

象法:佛教的教义。

最上乘:最高的修炼境界。

灵嵓:《楞严经》卷七说:“灵山者,即楞伽山也。”是如来的道场,所以叫“灵嵓”。

敲玉磬:敲击玉磬。磬是一种石制的乐器,音韵清脆悠扬。

旋营精刹:迅速营建精舍。

金绳:佛家用语,指佛祖的法轮,象征着佛法无边。

江西望镇称台岭:江西的望镇叫做台岭。

使者重来喜共登:使者再次到来时,我很高兴与他一起登上灵嵓。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对南台山主吉大师的崇敬之情,描绘了一幅南台山的美景图,表达了他对南台山主吉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教的信仰之情。

首联“三纪修行箬笠僧,布衣褴褛发鬙。”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形象。他经历了三十年的修行,头戴箬笠,身着破旧的布衣,虽然生活清贫,但他的精神却十分充实。这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修行者坚韧不拔的品质。

颔联“邑人与卜幽栖处,象法能通最上乘。”则进一步描绘了南台山主吉大师的风采。他选择了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他的修行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能够通晓佛法的最深奥部分。这一联赞美了南台山主吉大师的高深修为。

颈联“常宿灵嵓敲玉磬,旋营精刹布金绳。”描绘了他在灵嵓修行的场景。他经常在灵嵓打坐修行,敲击着玉磬,以此净化心灵;他还在精舍中修行,布下金绳作为修行的指引。这一联描绘了南台山主吉大师的修行方式,展现了他的虔诚和专注。

尾联“江西望镇称台岭,使者重来喜共登。”则是对南台山主吉大师的赞扬和期待。他的名字在江西地区被广为传颂,被称为“台岭”;使者再次到来时,他很高兴与大家一同登上灵嵓,共同修行。这一联表达了人们对南台山主吉大师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对南台山主吉大师的敬仰之情。通过描绘南台山的自然风景和修行场景,展现了修行者的虔诚和专注,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