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南下走群龙,两小源头合一峰。
问道是中人不识,先生信善择中庸。

【注释】

中峰:洞山寺的中峰。龙,指群龙寺,即南岩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南,因寺内有石刻“飞来龙”而得名。中峰,在中峰峰顶有一座高岩,岩下有泉,称为中峰岩,又称龙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所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中峰岩与群龙寺的雄奇气势和秀美风光,后两句赞美了中峰的道者,表明自己对中峰道者的崇敬之情。

此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前两句先从宏观上写山势,再从微观上写水势;前两句先突出中峰,再衬托其他群山。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一气呵成。

首句写山势。“高”,突出其巍峨之貌。“南下”,写山峰挺拔向上,直插云霄。“走群龙”,以夸张手法写山势之险峻。

次句写水势。“两小”,写泉水源远流长。“源头合一峰”,用一“合”字,写出泉水汇集到山顶的壮观景象。同时“合一峰”三字还暗含了中峰道者善于择善、择中庸的道理。

尾句写山中道者。“问道是中人不识”,写中峰道者隐逸山林,不为世人所知。“先生信善择中庸”,写中峰道者善于选择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此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前两句从宏观上写山势,后两句从微观上写水势。前两句先突出中峰,再衬托其他群山。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一气呵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