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旧寻诗,重来十载期。
蛩吟僧定榻,猿挂鹤栖枝。
山月穿窗入,溪云傍竹移。
一声清磬发,应悔出家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诗句:“鹫岭旧寻诗,重来十载期。”
译文:我曾在鹫岭寻找诗篇,这次重访已是十年之久。
关键词:鹫岭(山名)——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北侧,因山顶常有白气如飞鸟翱翔而得名。诗篇、重访、十年——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回故地,此次重访的心情与感慨。
第二句:
诗句:“蛩吟僧定榻,猿挂鹤栖枝。”
译文:蟋蟀在僧人的床上鸣叫,猿猴挂在树枝上。
关键词:蛩吟——即蟋蟀鸣叫,常用来营造静夜的氛围。僧定榻(僧人的床铺)——描绘了僧人在夜晚安静打坐的场景。猿(猿猴)挂枝——形容猴子灵巧地挂在树上,也暗示着自然生态的和谐美。
第三句:
诗句:“山月穿窗入,溪云傍竹移。”
译文:山中的月亮透过窗户照进来,溪水的云彩随着竹子的摇曳而移动。
关键词:山月、溪云、竹子——分别代表自然界的山景、水景和植物景观。通过这些景物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四句:
诗句:“一声清磬发,应悔出家迟。”
译文:忽然响起了一阵清脆的磬声,让我后悔当初出家为僧太晚了。
关键词:清磬——寺庙中用以报时或祈福的音乐,通常声音清脆悠扬。出家、迟——表示错过了修行的最佳时机,表达了诗人对于错过人生黄金时期的遗憾和反思。
赏析:
郑畋的《天竺山》是一首描写山林景色和内心感受的诗歌。通过对鹫岭、僧房、虫鸣、猿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卷。而“一声清磬发”一句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美景,也有内在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时间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及时把握生活机会的悔恨之情。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让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