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戈猝未阑,苍生谁与破愁颜。
甫闻高议云台上,又见投身瘴海间。
天地十年氛雾暗,江湖万里鬓毛斑。
欲寻酩酊判豪饮,郊外旗亭半掩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感怀》,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西北干戈猝未阑,苍生谁与破愁颜。
注释:西北地区战争突然爆发,还没有结束,天下黎民百姓谁能够摆脱忧愁,解除烦恼?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战乱、民生疾苦的深刻忧虑和无力感。”西北干戈”指的是北方边疆的战争,”苍生谁与破愁颜”则是问天下苍生谁能摆脱战争带来的忧愁和痛苦。甫闻高议云台上,又见投身瘴海间。
注释:刚刚听到有人提出高瞻远瞩的建议,又在现实中看到有人投身到瘴疠(即瘴气,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一种有毒气体)之中。
赏析:这里描绘了作者在听闻一些高明见解或建议时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追求理想或利益而不得不做出牺牲的现实情况。天地十年氛雾暗,江湖万里鬓毛斑。
注释:天地间笼罩着十年来的黑暗阴霾,我行走江湖已过了漫长的岁月,两鬓已经斑白如雪。
赏析:这里的“天地”、“江湖”分别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人生旅途。”氛雾暗”和”鬓毛斑”则形象地描述了作者面对世界的无奈和岁月流逝带来的身心变化。欲寻酩酊判豪饮,郊外旗亭半掩关。
注释:想要找一个醉醺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喝一杯解愁,却发现郊外的酒肆都关闭了,门扉半掩。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想要逃避现实、寻求慰藉的心情。”酩酊判豪饮”意味着想要借酒消愁,但现实的困境让他无法找到可以畅饮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国家战乱和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他既关心国家的兴衰,又关注个人的安危和命运,反映出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特征。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和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