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下包羞气未伸,寄身亭长更遭嗔。
不图他日千金报,漂母应非世俗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裤下包羞气未伸: 描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保持尊严,没有因贫穷而屈服。
  2. 寄身亭长更遭嗔: 尽管寄人篱下,但主人公仍不卑不亢,甚至可能因此受到责备或不满。
  3. 不图他日千金报: 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淡然态度,不指望通过别人的财富来回报恩情。
  4. 漂母应非世俗人: 认为那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并非只是普通人,而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物。

接下来是对诗句的详细赏析:

  1. 裤下包羞气未伸: 这句话描绘了主人公即使在贫困中,也保持着自尊和尊严。”裤下”暗示了贫穷和尴尬的处境,”包羞”则表明了主人公内心的坚定和自尊。这里的”气未伸”意味着他的尊严和自尊没有被屈服于困难所摧毁。
  2. 寄身亭长更遭嗔: 这句诗展现了主人公在寄人篱下的艰难处境中的坚韧和不屈。”寄身亭长”表示他不得不暂时依靠别人,”更遭嗔”反映了他可能面临的责难或不满。这里体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持和勇气。
  3. 不图他日千金报: 此句表现了主人公的超然态度。他没有期待将来会得到对方的报答,而是选择了信任和理解。这体现了他对恩情的尊重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4. 漂母应非世俗人: 这句话是对那位给主人公提供帮助的漂母的赞美。它表明这位恩人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过路人,而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的人物。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恩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感激。

《漂母墓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感恩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深情的词句,传达了主人公对恩情的珍视、对恩人的尊敬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