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贫乐鬓成丝,前辈风流及见之。
道外无营偏爱画,静中有趣只吟诗。
云生茅屋湖山近,秋满荒园橘柚垂。
见说地幽人罕到,自同妻子种江蓠。

【注释】

1.刘敏叔:作者的好友。敏叔,字公度,号东斋,成都华阳人。

2.道外无营偏爱画:道外无心偏于绘画。

3.静中有趣只吟诗:安静时有趣味,只是喜欢吟咏诗歌。

4.云生茅屋湖山近:云雾缭绕的茅屋靠近湖山。

5.秋满荒园橘柚垂:秋天满园,橘子柚子都垂了下来。

6.见说地幽人罕到:听说此地很幽静,很少有人来到。

7.自同妻子种江蓠:我与妻子一同种植江蓠。

【赏析】

《寄刘敏叔》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绝。此诗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与刘敏叔在东坡寓所经常饮酒作乐,相互唱和。此诗就是写他们在一起喝酒时的即兴之作。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恬淡,风格清新隽永。

开头两句:“一生贫乐鬓成丝,前辈风流及见之。”意思是:我一生虽然贫穷快乐,但鬓边已是丝丝白发,这是因为我有幸见到了那些前辈风流人物啊!

这两句以“平生贫贱乐”“前辈风流”为线索,表达了对前辈们的景仰之情。前一句是虚写自己一生的遭遇,后一句是实写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从“见之”二字可以看出,苏轼对自己能够见到前辈风流人物感到欣慰、自豪。

中间三句:“道外人外无营偏爱画,静中趣处只吟诗。”意思是:道外之人无心偏于绘画,静中的乐趣只在吟咏诗歌。

这两句进一步点明自己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所说的“道外”,是指世俗之外的人们。苏轼在这里强调自己远离世俗,不与俗世的人们争名夺利,因此才有机会专心致志地从事绘画。“静中趣处只吟诗”,说明他能够在宁静之中发现乐趣,吟咏诗歌正是他的兴趣爱好所在。

后两句:“云生茅屋湖山近,秋满荒园橘柚垂。”意思是:云朵飘荡在茅屋附近,秋天的果园里橘子和柚子都已经挂满了枝头。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居住环境的优美景色。“云生茅屋”,表现了一种高洁、清雅的意境;“秋满荒园”,则给人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但是在这凄清、萧条的景色中,诗人却能发现美的存在,这正是他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表现。

最后两句:“见说地幽人罕到,自同妻子种江蓠。”意思是:听说此地非常幽静,很少有人来到这里,所以我也与妻子一同种植江蓠。

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境界。“地僻人罕到”,说明这里十分僻静,很少有外人前来打扰;“自同妻子种江蓠”,则说明苏轼与妻子一起在这里隐居生活、躬耕劳作。这两句进一步表明了自己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恬淡,风格清新隽永,充分体现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