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人事少,排闼相师来。
童子忙驱鹤,先生正看梅。
烦君滕口说,如我岂身媒。
水镜能司马,隆中觅异才。
赠赵神眼
杜门人事少,排闼相师来。
童子忙驱鹤,先生正看梅。
烦君滕口说,如我岂身媒。
水镜能司马,隆中觅异才。
注释:
- 杜门人事少: 闭门不出,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 排闼相师来: 推开门进来,表示尊敬和求教。
- 童子忙驱鹤: 童子忙着驱赶白鹤,可能指忙碌的生活或工作。
- 先生正看梅: 先生说自己在欣赏梅花,可能象征高洁的品格。
- 烦君滕口说: 请你用言辞表达,可能指希望对方能以言语传达自己的意图或情感。
- 如我岂身媒: 如果我也能像你一样成为他人的媒人,可能表达了对自身能力和影响力的认可。
- 水镜能司马: 比喻有如水镜般的智慧和洞察力,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 隆中觅异才: 在隐居的地方寻找特殊的人才,可能指的是隐居生活也是一种寻找和培养人才的过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赵神眼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杜门人事少,排闼相师来”可以看出,诗人选择了一种简约而不繁复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与世隔绝,但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外界事物的开放态度。
接下来的诗句,“童子忙驱鹤,先生正看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童子忙于驱赶白鹤,而先生则专注于欣赏梅花,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不同角色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最后两句“烦君滕口说,如我岂身媒”,则是对前文的回应。诗人请求赵神眼用言辞表达,暗示了他对口头交流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虽然有能力,但更看重的是他人的认可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活动的描写,以及对话形式的运用,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诗人选择了一种简约、平和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这种生活方式和交往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