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豹文虽隐,风蝉蜕即仙。
伴书犹有剑,食砚岂无田。
发藻多师董,思经敢笑边。
晚成知大器,天诏正求贤。
【注释】:
- 雾豹:比喻有才华的人。文:指文章。隐:隐藏。2. 风蝉蜕(tuì)即仙:比喻人超脱尘世,达到仙的境界。3. 伴书:指读书时身边常伴着书卷。剑:指文人的才气。4. 食砚岂无田:意谓吃饭不用耕田,但学问上却需勤奋耕作。5. 发藻多师董:意谓学习书法、绘画,应多向董其昌学习。6. 思经敢笑边:意谓在佛学经典上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辈。7. 晚成知大器,天诏(zhào)正求贤:意谓一个人的成就大小,要看他能否得到上天的垂青,得到君主的赏识。8. 云:指朝廷。
【赏析】:
《和葛德远》是一首七言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葛德远才学与成就的赞誉之情。全诗通过对友人才学和成就的赞美,寄托了他对友人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
首联“雾豹文虽隐”一句,用雾豹来比喻自己的才学,意谓虽然自己才华横溢,但仍然保持低调,不张扬。这里的“雾豹”,既形容自己如同雾中之豹,难以捉摸,也暗示了自己的才华如同潜藏于雾中的豹子一样,需要进一步发掘。
颔联“风蝉蜕即仙”一句,以风蝉蜕变为仙来形容葛德远的学识与境界。意谓葛德远学识渊博,如同风中的蝉,经过蜕变后,达到了仙人的境界。这里的“风蝉蜕”,既形容了葛德远学识的深厚,也寓意着他的学识如同风中的蝉一般,历经沧桑,终成仙界。
颈联“伴书犹有剑”一句,用宝剑来形容自己的才气。意谓自己虽然身处书卷之中,但却如宝剑般锋芒毕露,才能出众。这里的“剑”,既象征着自己的才华,也暗示了葛德远如宝剑般锐利,能够斩断一切困难。
尾联“食砚岂无田”一句,用田地来比喻学问。意谓尽管自己读书刻苦,但并不贪图名利,而是追求学问上的丰收。这里的“食砚”,既是对自己读书刻苦的描述,也寓意着自己追求的是学问上的丰收,而不是物质上的富饶。
尾联“发藻多师董”一句,用董其昌来比喻自己的学问渊源。意谓自己在学问上深受董其昌的影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董其昌”,既是对自己的学问影响的描述,也暗示了自己在学问上深受董其昌的熏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尾联“思经敢笑边”一句,用佛教经典来表示自己对佛学的热爱和追求。意谓在佛学经典上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辈。这里的“边”,既可以理解为佛学经典的边缘,也可以理解为前辈们所设定的界限,寓意着自己要在佛学上不断突破,敢于创新。
整首诗通过赞美葛德远的才学与成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