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至乐,静者得其意。
所以入山人,同来不同味。
【赏析】
王维的《山中》一诗,写“入山人”的不同感受。诗人以静者为第一人称,说“山中有至乐”,而“静者得其意”;以旁观者为第二人称,说“所以入山人”,而“同来不同味”。此诗是山水田园诗中描写隐居生活的佳作,它通过写“山中有至乐”,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山中有至乐”,点题。“至乐”,极乐,指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
次句“静者得其意”。诗人以静者为主体,说“山中有至乐”,而“静者得其意”。“得其意”,即领悟到了那种至乐。这一句从正面直接写山中的“至乐”。“静者”,即能体察到“至乐”的人,也即是说那些在山中能够找到精神寄托的人。
第三句“所以入山人”,由静者推及所有入山的人,说明他们都有共同之处,但又有不同。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所以”,即因此的原因。“同来”,指都因为要寻找“至乐”而进入山林。“不同味”,“味”指情趣、志趣。这句是说,虽然都是为求“至乐”,但他们的感受却各不相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主旨。“入山人”分两类:一类是静者,另一类是俗人。静者因体察到山中的“至乐”而流连忘返,而俗人则不能体察到其中的“至乐”,因而感到不满足,离开了山林。诗人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作了对照,深刻地揭示了出山人与入山人的不同。
这首诗语言简洁朴素,形象鲜明,构思巧妙,耐人寻味,富有哲理性。